地掷球引入体育课的探究

时间:2022-07-25 02:01:08

地掷球引入体育课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 地掷球是一项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其技战术的成功运用,要求队员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该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生理、心理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取得课堂上和其他方面教育所不能达到的目的。本文就对地掷球引入体育课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掷球 体育课 教学活动

一、地掷球简介

地掷球比赛是在一块长26.50米,宽4.50米,四周围板高度为25匣米的沙土地或塑胶场地上进行。比赛用球分大球和小球两种,大球为队员投掷用球;小球为比赛的基准球,是裁判员用来判断双方投掷的大球距小球远近和得分多少的标记。大球和小球均是合成塑料制成。地掷球队一般有6人组成,领队、教练各1人,队员4人(设队长1人)。比赛设有团体赛和单项赛。团体赛进行3局,按三人赛(每人掷2个球)、单人赛(每人掷4个球)、双人赛(每人掷2个球)的顺序进行。单项赛只设其中的一局进行比赛。比赛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运动员运用滚靠技术,使掷出的大球沿地面滚动去靠近小球或靠到合适区域。运用抛击或滚击技术,则是直接或间接将对方球击开,使其远离小球;撞击本方的大球,使自己的大球更接近小球;撞击小球,使小球远离对方大球,而接近本方大球。很显然,三种技术动作的运用均围绕着小球的争夺而进行,其目的是使每次掷出的球产生有利于本方新的排列布局,从而获得比分与胜利。

二、开展条件

(一)学习对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所有学生。(二)授课教师:所有体育老师。(三)学生情况:学生由于对地掷球运动的好奇性,学习兴趣非常高。4、场地器材:我校有两个标准田径场,有篮球场20个,一个门球场地,实心球200多个,开展起来十分方便,也能很好的利用闲置的实心球。

三、课程设计

(一)学习主题:地掷球。(二)重点: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地掷球的运动兴趣。3、难点: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运动需要。

四、地掷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基本了解地掷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规则,能组织比赛和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准确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机智、沉着、果断、顽强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滚靠球技术的学习和练习、抛击球技术学习与练习、滚击球技术学习与练习、地掷球战术学习与练习、地掷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教学模拟比赛及考核等几块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介绍地掷球运动的意义、作用、规则。第二:学习技术阶段。

1.滚靠球技术学习与练习。要求:(1)使学生掌握滚靠球技术动作。(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上臂力量练习,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内容:(1)握球技术:正握式、侧握式、反握式。(2)滚靠球的基本姿势:高姿同侧与异侧动作,低姿动作。(3)直线、斜线、弧线滚靠球练习。(4)控制力度的滚靠球练习。(5)滚靠球的执行有力原则(70公分)。(6)规定靠近目标的训练方法(70厘米以内不同距离的计分方法

2.抛击球技术学习与练习。要求:(1)使学生掌握抛击球技术动作。(2)掌握步伐节奏的控制与手脚的协调能力。内容:(1)徒手抛击球技术动作练习,三步助跑的脚步练习,脚步与摆动臂的配合练习,最后一部掷球动作的练习。(2)控制出手角度及抛物线的练习。(3)直线、斜线固定距离的抛击球练习。

3.滚击球技术学习与练习。要求:(1)使学生掌握滚击球技术动作。(2)在抛击球动作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协调性练习,使动作舒展、大方、优美。内容:(1)徒手滚击球技术动作练习,三步助跑的脚步练习,脚步与摆动臂的配合练习,最后一部掷球动作的练习。(2)控制路线及落点的练习。(3)直线、斜线的滚击球技术练习。

4.地掷球战术学习与练习。要求:使学生掌握滚靠球、滚击球、抛击球和掷小球的基本战术打法。内容:(1)滚靠球战术:战线、贴球、带球、饶过、封堵。(2)抛击球战术:先击球、击本方球、击错位球。(3)滚击球战术:利用边板弹性击球、击反弹球、击部位球、击乱球。(4)掷小球战术:按既定方针掷小球战术、近或远距离作战掷小球战术、中距离作战掷小球战术、利用边板作战掷小球战术、在对方不爱打的区域或位置上掷小球战术、调节转换掷小球战术。

5.地掷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要求:使学生掌握地掷球比赛的规则并能够执裁一轮地掷球比赛。内容:(1)地掷球竞赛裁判法。(2)裁判员的站位、标位和丈量。(3)对大球的判断和处理。(4)对比赛殊问题的处理。(5)比赛术语、手势和竞赛表格。

6.教学模拟比赛。要求:让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结合三项技术,运用教师所讲的技、战术,以实践体会战术的运用。内容:(1)把学生每三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进行团体教学比赛。(2)把学生每两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进行双人赛

(四)考核方式及标准

三项基本技术的考核(60%)、战术的运用、执裁的标位与手势(20%)平时成绩(20%)滚靠球:每人五个球,近距离,靠近70公分圈内的的球得一分,40公分圈内的球得两分,五个球累加成绩为滚靠球的最后成绩。

(五)教学评价

1.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师生评价、学生自评,以及鼓励性、进步性、总结性评价等。2.根据地掷球运动的特点可设置“最佳击球手”、“最佳抛球手”、“最佳团队”、“精神文明奖”。

五、参加地掷球运动应注意的事项

参加地掷球运动,除参照门球活动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注意如下几点:(一)经常进行地掷球活动,应注意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任何体育项目都有它相对的局限性。地掷球运动的体力消耗不大,对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不甚明显。加之运动时总是躯干的一侧负重,对身体两侧肌肉的刺激不平衡,因此,在活动中,掷球要协调、适度用力,并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以及其它活动中,注意加强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机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二)地掷球运动的技巧性高,对抗性强,精力消耗大,同时注重集体的协同配合。因此,在活动中必须思想集中,情绪稳定,同时加强基本技术的练习和战术意识的培养,以便获得更好的锻炼实效。

上一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经典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