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中线施工放样的方法

时间:2022-10-11 07:01:03

公路中线施工放样的方法

摘 要:公路定测阶段测量的主要工作包括定线测量、中桩测量及线路纵、横断面测量。其中,定线测量和中桩测量合称为中线测量。公路中线放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公路中线的平面位置测设标定在实地上,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其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设计测量(即勘测)阶段主要为公路设计提供依据;施工测量(即恢复定线)阶段主要是根据设计资料,把中线位置重新敷设到地面上,供施工之用。 本文主要针对公路中线施工放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道路中线道路中线公路;施工;中线;放样;方法

设计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时,对公路线路控制点的选取日趋规范化、标准化,力求通过对线型走向的合理布设来改善优化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此,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现场的测量放样来将设计中的理想线位进行准确定位,这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者而言,无疑是一项最为至关重要的工作。

1 公路中线施工放样方法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道路网络日益完善,对道路中线的要求也必须规范化、标准化,道路中线放样在工程中的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道路中线测量方法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敷设到地面上去,并标定出其桩号。道路中线测量也叫中桩放样,公路路线中线施工放样就是利用测量仪器和设备,按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和控制点坐标(或路线控制桩),将公路的“中心线”准确无误地放到实地,指导施工作业, 习惯上称为“中线放样”。

1.1 直角坐标法(切线支距法)

直角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之间的坐标增量及其直角关系进行点位放样的方法,它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根据曲线上各点的坐标(x,y)进行测设。 沿切线方向,由ZY或YZ开始用卷尺量取x值,得到垂足点;在各垂足点作垂线方向量取y值,即可定出曲线点。在测设时,可量所定各点弦长进行校核。

1.2 极坐标法(偏角法)

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之间的边长和角度关系进行放样的方法,它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至曲线任一点Pi的弦线与切线之间的弦切角i和弦长Ci来确定点Pi的位置。 此方法有校核、精度高、适用性较强,但是误差累积,所以在测设时要注意经常校核,因此使用于山区。

1.3 全站仪坐标法

高等级公路常用全站仪进行坐标中线放样,全站仪是现代高等级公路测量的主要仪器之一,是一种将红外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合为一体的仪器,具有测距和测角的双重功能,用它替代经纬仪进行测设放样可省时省工,且不受地形、地物障碍影响,而且测量精度高。用全站仪测设公路中线一般采用纸上定线,据此计算各中桩的坐标,然后进行实地放线。全站坐标法放样是利用点位设计坐标以全站测量技术进行点位放样的方法。全站坐标法的放样技术要点,即利用全站测量技术,测量初估点位,把直接得到的点位坐标与设计点位坐标比较,二者相等则定初估点位为测设的点位。一般全站仪或GPS接收机都有全站坐标法测设功能。

2 公路中线施工放样过程

技术的进步、仪器工具更新和改进,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也越来越高。道路中线测量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更快、更准的将道路中线敷设到地面上去,是我们每个参加道路测量工作的责任,完善测量工艺和测量方法,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使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得到保证。

2.1 导线点坐标复测

在道路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进场,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交桩,即将先期设计时导线的控制点位置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接桩后要对原有的交桩点进行复测,保证导线点在设计单位测量后,交桩前没有移动,保证在以后施工过程中道路中线放样有据可依。目前公路的施工设计单位仅供提供给施工单位导线控制桩及其坐标。施工单位进场后,由设计单位进行交桩,而后使用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配经纬仪,对导线进行复核联测。联测过程严格按照Ⅰ级导线点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给坐标先计算好转折角和边长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当误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是导线点挪动或仪器故障。当该段导线点观测角和相临导线点边长都以实测完毕,导线点复测的外业工作及宣告结束。

2.2 导线点坐标复测计算

用起始的两个导线点和最后的两个导线点作为两个已知边,进行方位角闭合计算,如在工程中前后还有其它施工标段,起始的两个点和最后的两个点应与相接的两个标段必须共用,以保证道路施工标段与标段所放的中线一致,按道路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衡量其是否闭合。确定闭合后,进行平差,将测量中的误差平到各点上,算出加密点的各点作标,以为施工中线测量导线点的基础数据。

2.3 曲线要素点放样

曲线要素点指直圆、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直圆、圆直、交点等,并且是位置较好能够相互通视的点,因为不能通视的点放出之后也没有多大用处。中桩放样是以某相距最近的导线点为测站,后视相邻导线点,拨角测距放出该中桩点,观测角和距离是以这三点的坐标计算得出的,在放样中桩时应注意两项:放完一个中桩点后,必须进行仪器归零校核,归零误差应在现差之内,否则所放点位应重新放样;测站导线点到所放中桩点距离小于到后视导线点距离。样中桩的数量以能达到相邻两中桩能够通视为下线,并写出中桩放样的详细记录。

2.4 中桩穿线

根据导线点放出的中桩是否满足路线走向各种技术参数呢?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的。但经过几条高速路的总结,不符合情况还是存在中桩穿线必不可少。中桩穿线的过程与导线点符合测量方法相同,而衡量其是否合格则是路线的各种技术参数,即直线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曲线点是否在一条曲线上。事实上误差仍然难免,应详细记录穿线过程的各种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根据全线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寻找如何调整中桩位置,使线形能够达到最小误差的最佳方案。

2.5 拴桩

在道路中桩完成时,主要控制桩应进行栓桩,但此项不是必须进行的,但它可在测量仪器紧张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以后施工将桩点破坏了再次得以恢复,栓桩主要采用打骑马桩、三角网等。在道路施工放样中,栓桩只要将主要控制桩栓好即可,但无论哪种办法,都应考虑施工由于高填或深挖以后对栓桩点的破坏。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资及人口流动日益加大。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道路工程建设已在国家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在交通工程还是水利工程及城乡建设中,均得到广泛的开发。在公路施工中,对中线施工放样的方法精度管理,是实现公路图纸与施工相符,减少因施工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施工放样的精度对公路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影响极大。

参考文献

[1]丁宇明.施工放样中实验曲线上加密点坐标的计算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1980,5.

[2]曹智翔,邓明镜,刘敦侠.交通土建工程测量[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星,吴斌.工程测量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1.

[4]俞高明主编,公路施工技术(交通土建高职高专统编教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铁道部第三工程局.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桥涵中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关于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下一篇:高职院校“十三五”发展应把准“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