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以退为进

时间:2022-10-11 06:17:37

11月2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消息一出,媒体关于柳传志退休和交班的讨论不约而同地响起来。这就像狼来了一样,喊着喊着,喊得大家都不相信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关于柳传志退休和交班的讨论,1999年起,随着杨元庆所统领的自主品牌PC业务的崛起并持续高歌猛进,围绕柳传志交班杨元庆的舆论就开始多了起来,到2000年,柳传志将联想拆成联想和神州数码两家公司,前者做自有品牌,杨元庆统领,后者做,由郭为负责。

这次分拆,郭为也曾想过,在神州数码前加联想二字,不过,由于杨元庆的强烈反对,最终杨元庆独享联想集团的金字招牌。

值得交代的一个背景是,借助经营业务尤其是PC业务的高歌猛进,同时联想很聪明地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不仅用“一个是Internet,另一个也是Internet”的提法完成分拆,还一举从香港股市上圈得超过28亿港元的现金,这部分真金白银的四分之一烧向互联网未果后,柳传志用剩下的20亿港元,成立了另一家公司联想投资。

接过联想集团帅印的杨元庆,随机提出了“技术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创新的联想”的新口号,并兴冲冲地希望打造一个新联想。

但很不幸,PC市场的高速成长在2001年后不复到来,而数码和手机等新兴业务上,联想也没有顺势成为王者,这让联想在柳传志卸任第一年后就没能完成任务,随后连年并不亮丽的表现,让CEO杨元庆多少感到有些失落。

而做投资的柳传志做得顺风顺水,除成立关注中早期投资的联想投资外,交由朱立南打理;柳传志还成立了以PE为主的弘毅投资,请海归赵令欢打理。

两相对比下,联想内外关于柳传志重新出山的呼声开始此起彼伏,笔者当时也是最早预言柳传志逆向接班的媒体人之一。之后柳传志顺势再度深想集团业务的诸多事实,更让柳传志和杨元庆之间的关系微妙起来。

不过,随着2004年对IBM PC业务的惊天收购,柳传志由此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接任联想集团执行董事长,CEO则请IBM PC业务的负责人担任。关于“杨柳”在联想集团并存的难题,随着联想的这个世纪并购开始得到缓解。

之所以缓解而不是根治,原因是柳传志和杨元庆都希望能更好地在联想集团有话语权,而联想集团只有一个,随着盘子的扩大,以及跨国并购本身对杨元庆国际化能力的依赖,柳传志开始退居幕后,把精力放到他精心打造的联想控股上。

但联想控股依旧不是处于柳传志的完全掌控中,联想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机所,而中科院本身也是联想控股和联想系的大股东。

命运又一次向柳传志招手,2008年奥运过后,联想集团没有借助北京奥运会这一大舞台获得鱼跃龙门的跨越,相反,由于背上IBM PC的大包袱,联想集团陷入巨亏,联想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摇摇欲坠,一泻千里。

于是,在2009年年初,柳传志又一次适时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担任CEO。

如之前的每一次退出和复出,柳传志这一次同样做到,早一年太早,晚一年太晚的境界,其审时度势能力的确无人能及。

你可以说,2008年,联想通过财务手段把所有的问题账都算到了这一年,于是2009年后联想得以轻装上阵,你也可以说,其实不仅仅是杨元庆,还有陈绍鹏等一干人的确生猛,把业绩给扛起来。但至少表象是,联想集团迅速走出困境,让财报重新回到一季比一季漂亮的时刻。

柳传志复出的一个成果是,泛海建设从联想控股手里接过了联想集团29%的股份,由于泛海建设董事长卢志强和柳传志长时间的良好关系,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终于回到了柳传志手中,柳传志在联想控股的头衔也从总裁变成董事长。

之后,郭为开始持续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神州数码股份,成为神州数码个人第一大股东,杨元庆也在私募的帮助下,成为联想集团的个人第一大股东。

就这样,柳传志和他的伙伴一步步开始合理合法地掌控联想系。

算起来,从1999年起,关于柳传志退休的讨论一直不曾停歇,但实际上,柳传志从来不曾退出,也不曾退休。

新的消息是,联想控股将于2014年冲击上市,对应的,联想集团的二号人物被上调为联想控股的常务副总裁。很显然,柳传志希望陈绍鹏能成为新少帅。

在权谋论看来,陈绍鹏的调离是一举两得,一能加强对核心资产联想集团的管控,二又能给联想控股的上市加一把火。

柳传志和杨元庆都是掌控欲很强的人,但所幸运的是,他们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总能坐下来找到各尽其职又能向前看的方案。

“杨元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柳传志在离任当晚的媒体沟通会上这样评价与杨元庆的合作,这句话虽然很让人遐想,但的确表达出柳传志对杨元庆执掌联想集团的放心,言辞之间也显示他为人的老到,用以退为进的方式给自己留下了回旋余地。

上一篇:志高失尽政策补贴优势 为扭亏李兴浩多方突围 下一篇:诺基亚WP7首秀未见满堂彩重现巨头往日荣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