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11 06:16:17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的新形势,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看法。

一、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实践,掌握了数学理论反过来要为实践服务。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是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的集中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通过解答应用题和自编应用题培养。应用题是从客观现实生活和生产的数量关系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而且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充分发展。自编应用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要从数量观念出发观察事物,使数与量逐步成为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逐步使数学知识与实际沟通起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定会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发展。

二、创造性地模拟实际情景,增加实际体验

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掬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而是必须看图、用图、讲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制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带领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工作。因此,双基教学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对于它们的学习,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数学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渗透资源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不成体系的。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使数学知识相互紧扣,相互支持,组成整体,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组成整体、形成系统。

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分好孩子和坏孩子,而是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地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学生,经常用亲和鼓励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荣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的看法很有创意。”“你有什么体会或遗憾?”“今天的课,谁还想发表看法?”等,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六、营造探究氛围,引发探究欲望

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功能价值能否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在自主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营造“探究”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从而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首先,教师应走进学生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自己积极探索,不要怕学生出错,而应把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当做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冷静分析,及时反思、不断总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要赏识学生,要善于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要用欣赏的眼光支持学生,用热情的评价鼓励学生,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等,才能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时时刻刻冲击我们的头脑,冲击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创造性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影响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