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三星内忧外患停产彩管 外资并购A股第一案以败告终

时间:2022-10-11 04:27:35

赛格三星内忧外患停产彩管 外资并购A股第一案以败告终

“靓女先嫁”和“以市场换技术”一直是中国倡导的与外资合作的模式,但有时并不完全成功,可能丢了市场,毁了“靓女”,技术依然原地踏步

回天乏术的赛格三星不得不低头面对现实。

2009年11月25日,赛格三星(000068.SZ)公告,为偿还银行债务,公司计划变卖购置价为30.17亿元的CRT设备,而该资产目前账面净值仅为1.51亿元。此前的11月3日赛格三星停牌重组时,公司的韩方高管已全部退场,员工锐减一半,彩管(CRT)生产线全部停产。

财报显示,赛格三星前三季亏损逾13亿元。“它只剩下重组一条道了。”分析人士表示。

赛格三星是国内电视彩管玻壳龙头企业,韩国三星康宁和深圳赛格集团分别是其第一、第二大股东。作为当年外资成功并购A股上市公司第一案的主角,该企业曾受到各方肯定和赞誉。如今,这一切已是昔日云烟。

赛格三星为何黯然落幕?

CRT大势已去

在彩电更新换代中,彩管行业呈现趋势性衰退。尤其是2008年底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LCD企业为了消化库存而大幅降价倾销,这导致彩管企业纷纷减产或关闭。赛格三星的主要客户三星SDI由于订单大幅下降,关闭了多处工厂,拖累赛格三星全年玻壳整体供应量减少到1100万只,生产能力闲置了一半。

赛格三星拥有11条生产线,但公司股东判断CRT市场需求已无法恢复,不得不接连减产。今年5月14日,它停止运行一座主要生产25寸屏的彩管池炉及相应生产线,损失了3.8亿元;7月2日,它又停止运行1条玻壳屏线和2条显像管锥线,损失1.69亿元。8月31日,赛格三星全面终止生产CRT。

赛格三星的一位供应商对《IT时代周刊》说,接到赛格三星发来核对账务的来函后,感觉它快要破产了,于是,要求提货必须先打预付款。而停产后的赛格三星几乎瘫痪,被迫变卖“家产”偿债。其拥有的彩管原材料预计可回收资金29亿元,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赛格三星只剩下重组一条道。”海通证券分析员邱春城说。确实,关乎赛格三星重组的传闻在业内此起彼伏,但赛格三星却澄清公告称,“三个月内,不会发生重大重组行为”。

接下来,赛格三星又爆发人事震荡。8月25日,赛格三星韩方高管李炳Q辞去董事、副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权赫和辞去监事职务;李兴洙辞去财务负责人职务。10月20日,韩方高层全部撤出。知情人士称,韩方高管们来深圳就任前,在北京进行了一年的语言学习,日常管理也很努力。因此离开时都显得依依不舍。在道别宴会上,57岁的李炳Q还流下了泪水。

股权纠葛

赛格三星的前身是于1997年上市的赛格中康,当时的三大股东为赛格集团、赛格股份和深业腾美,分别占股28.49%、21.37%和21.37%,而赛格集团又是赛格股份的控股股东,因此,它绝对控股赛格中康。

赛格集团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成立,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三家严重亏损,赛格中康是唯一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为了缓解资金短缺,赛格集团计划转让赛格中康股份,并与韩国三星康宁开始接触。

三星康宁是韩国三星集团和美国康宁组建的合资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玻壳制造企业。当时,韩国三星对中国彩电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非常心动,加上中国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及廉价的劳动力,它希望将制造转移到中国。此外,赛格中康和三星康宁都采用美国康宁的设备,双方在产品配套和升级上不存在障碍。

赛格集团和三星康宁一拍即合。但当时,赛格中康法人股的转让受到政策限制,收购受阻。为此,中方设计出一套曲线收购方案,三星康宁顺利收购后,共持有35.4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赛格中康随之更名为赛格三星。

这起外资并购A股第一案,获得各方一致好评。赛格三星表示,今后公司将全面涉足尖端显示器制造。

然而,赛格三星的业绩随着彩管行业日薄西山而一路低迷。2007年,公司净亏损19.2亿元。与此同时,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行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赛格三星股权结构复杂,韩国三星是通过股份转让入主,其股权成本不像发起者赛格集团那么低。双方利益难以协调,赛格三星成为股改“钉子户”。

三星康宁在股改对价(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解禁,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股票)谈判中,提出条件:中方股东应支付80%的总对价,自己只支付20%。后来双方谈判到7:3、6:4。

双方更大的分歧还在于:韩方要求深圳市政府给予赛格三星2.1亿元的补贴。深圳政府没有同意。那时,中方股东每隔15天就向赛格三星发来一份股改催促函。直到2009年2月,赛格三星才完成股改。长达4年的股改纷争中,损耗了赛格三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竞争对手安阳彩管和咸阳彩虹均已完成向新显示技术转型。

三星“阳谋”

三星康宁以大股东身份进入,但赛格三星在上游技术方面一直受制于韩方。

1998年6月26日,赛格三星与三星康宁签署《技术转让和许可合同》,约定后者按彩管产品净销售额的5.3%收取技术提成费。2006年10月,深圳证监局发现赛格三星的关联交易存在问题,拖累了业绩。

有分析人士称,在合资公司中,外方依靠自身技术,每年抽取高额技术提成费,并进行大量的关联交易,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亏损。

赛格三星早期的转型计划,也由于韩国三星不施援手而最终未遂。深圳一位平板专家向本刊记者透露,2002年,赛格三星的高管们就意识到彩管终究会被液晶取代,便向深圳市政府打报告,希望引进平板(TFT-LCD)技术。

2003年底,时任深圳市市长李鸿忠(现湖北省长)在出席赛格三星龙岗新厂点火仪式后,专程会见了三星康宁社长宋容鲁,传达了引进平板制造技术的意向,宋回答要先回去做评估,可后来却杳无音信。“那时如果三星愿意干,赛格三星的液晶生产线应该起来了”。上述专家人士认为。据悉,三星不但拥有彩管技术,还是世界第一的液晶基板玻璃生产商。

而此时,三星自身也正在收缩彩管业务,转型平板,它把液晶四代线移到深圳,但没有和赛格三星合作,而是单独设立新公司。

赛格三星内部人士认为,韩国三星不想把LCD等高端技术输入给赛格三星,怕泄露技术。而赛格三星始终抱着三星给技术就干,不给就不干的态度,本身有玻壳基础也不愿自行研发,错失了向平板转型的时机。

该人士透露,后期的赛格三星成了韩国三星的一个“容纳器”。韩国三星考虑到彩管业务还有需求,于是关闭了在新加坡的工厂,将全球此类业务收缩到赛格三星。

记者获悉,韩方以31美元的超低价出让全部股权,彻底退出赛格三星。而三星与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委员会合资22.5亿美元的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即将落户苏州。

责编:徐军

上一篇:“在线经济”与客户关怀 下一篇:盛产“废品”的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