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变化

时间:2022-10-11 04:08:10

浅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变化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2014年2月28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14年7月1日期实施,自此规则颁布之后,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处理的变化、发展、及对社会带来的相应的影响,文章主要就目前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新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就此发表一些看法。

关键词:财务会计;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变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13-02

1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范围、差异及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肯定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上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每年就业人口数量的庞大,相关的职工薪酬的问题一直是广大劳动群体很关注的问题,财政部此次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劳动群体都有很大的影响,以下就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范围、差异及影响进行说明。

1.1 充实了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

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的福利中。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这也就是说职工在离职后的12个月内可以得到自己全部的职工薪酬。这样的话有利于保障劳动人民群体的利益,为其生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充实的部分具体包括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这些充实的部分更加维护了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很多正能量,有利于改善企业与个人的关系。

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更加有利于保障退休劳动人民群体的利益,为其生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对企业而言,职工在离职前所缴纳的养老、事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可以激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企业与个人的关系。

在之前的会计准则中主要规范了短期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其对于短期薪酬中应确认为负债和损益的部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并且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这足以满足企业在当前环境中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的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以及更加多层次,这对会计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行准则在实行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于是相应的新规则便应运而生,新规则的颁布是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

1.2 充实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

进一步说明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要求明确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福利。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鼓励职工自愿解说裁减而基于职工的补偿,而后者是企业在职工退休或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

辞退福利的充实进一步说明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相关,也就是说不管在企业中职工提供何种服务,均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均应该享有同等的权益,均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与补偿。同时这更加全面完整的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并且为那些需要裁减人员的公司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措施与方法,为类似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个人而言,当然希望自己离开工作岗位后能有很好的保障,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明确的分开,避开了企业将两者合二为一,从而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不同福利的明确也是中国福利制度的完善。对一个国家而言,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很切实的影响。相对与企业,客观的来讲,福利界限的进一步明确有利有弊。一方面企业发给职工福利越来越多,那么企业用于自身发展的资金自然会少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对大企业而言,这会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另一方面,职工待遇即福利待遇的相对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就职者,有利于其吸收人才,职工福利好,其自然而然干劲十足,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3 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

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从而完整的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

在新的会计准则规范下,企业将离职后福利计划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即把其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在此方面使得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接轨,基本实现一致。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全面完整,是我国的会计准则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在此之前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将设定受益计划应在扣除所有已付提存金后作为一项应计费用。如果已付提存金超过了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服务应得的提存金,且该预付将导致诸如未来支付的减少资金返还,企业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一项预付费用。而本次新的会计准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将设计提存计划实际应缴纳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同时规定企业应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结束后的会计年度期间12个月内全部支付实际应缴存的金额。并将其折现后的金额按应付职工薪酬计量。这项新的改革使得企业在核算及处理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事务时,更加明确仔细,也更加准确方便。同时也是企业在核算其人工成本时,更加细致及完整。而对于企业的职工而言,其自身的离职后福利也更加的全面,有助于企业及社会的福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企业及社会稳定和谐的进步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4 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的规范了离职后福利

的会计处理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得到完善,企业向职工提供福利的方式不断丰富多样化,特别是离职后福利计划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并且现行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的成本分别确认为:服务成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并于最后将其总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当期的资产成本。这项新规定使得我国关于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得到了很大的简化,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同。

例如长期残疾福利义务,当职工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期间,发生了导致其长期残疾的事情时,企业应在发生本事件的当期确认为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并且应当根据其支付长期残疾福利的可能性和预期提前支付长残疾福利的期限进行计量。同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在会计处理中企业的长期残疾福利与职工为本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这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在职工福利方面的制度,使得职工在离职后能够获得更多的福利,为职工谋求了更大的利益,同时也提升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水平,使得我国社会福利体系能够更加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2 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对企业的影响

2.1 有利于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为完整全面的核算人工

成本

与之前会计准则的规定相比,新准则关于职工薪酬的规定更为仔细,更加注重细节,更加全面系统,其中有关辞退福利、离职后福利的范围和区别的确定更加明确?其内容也得到了更大的充实。这使得以前被忽略的人工成本部分得到了更好的反映,使得企业在核算其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时更为的透明、全面,十分有利于核算企业的人工成本,对今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准确坚实的基础。

2.2 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较为显著地影响

在财政局新颁发的会计准则中,对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与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做出了不少的变动,所以其将对企业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新颁发的会计准则中,增添了短期薪酬这个会计科目,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有助于中国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业务,实

现企业国际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与国际上的知名企业竞相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能够快速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尽快一致,使得我国企业能够更加完整全面的反映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际支付的人工成本与其他相关费用,为我国企业能够准确的核算其资产、负债、成本与当期发生的损益提供了更好的保证,使得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国际企业竞争的机会,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伟大战略目标。

企业应当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下,进一步适应宏观的经济政策,为其发展开拓道路,总的来说,财政部此次颁发新的关于职工薪酬方面的会计准则。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的发展而言,这都是经济发展促使而形成的,相信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相关的内容会随着需要而变,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而言之,职工薪酬的在会计核算中是不可忽视的,是会计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紧密联系,趋同。

参考文献:

[1] 财会[2014]8号,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S].

[2] 财会[2003]3号,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S].

[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上一篇:变电运行中电流互感器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夜行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