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11 03:57:35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益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建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引言

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发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发展创新的历史。如果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因此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独立思考,忽略了提出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大胆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

多年以来,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大学英语教育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欠缺,在自我提高和学习习惯纠偏等能力上过分依赖教师。一旦脱离教师和课堂后无法较好地继续英语学习。

问题意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怀疑,分析,研究和解决难题的意识。只有对问题永远保持好奇心态,培养问题意识,才能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依赖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吸收者。

一、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语言学习是枯燥的,尤其在基础知识的积累阶段。如何带领学生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就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成知识吸收的主动执行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产生很强烈的成功喜悦感,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其次,问题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能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反观人类的发展,有哪一个重大的发现不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问题意思的培养对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都是意义深远的。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了怀疑和困惑的时候,其实就是学生开始认真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有活力,了解他是否能产生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就可以做出判断了。

第三,问题意识是语言学习创新的动力。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产生质疑,这样的学生起初会求助于教师。此时,教师若鼓励学生大胆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特点,剖析学习障碍的特点,并不是单纯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解开问题的同时,鼓励激发他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将会提高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因人而异的创新取舍。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意思强的学生在后期的阅读理解更易把握文章的意图走向,与原文产生理解共鸣,此外他们也能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二、学生问题意思薄弱的原因

常年来,我国的教育方式中教师权威的教育定位,让很多学生过分依赖自己的老师与课本。老师讲,学生听,习惯教师给出的一切答案,很少被尊重形成自己的问题,也不会对教师给出的结论提出问题和质疑;其次,我国大多数教学效果反馈练习的答案过于单一,学生只接纳教师的标准答案,不是A就是B。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思的开放性问题太少,这样学生怎么可以产生自己的问题意识呢?第三,学生因为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根本不会花力气去思考问题,遑论自主提出问题了。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突出,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根本不会提问题。最后,大学英语课程每次课程内容饱满,而课时又有限,在大班教学的时候,学生和老师间根本没有时间交流,教师更不可能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和需求。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严中有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陶行知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常需要补充大量的人文背景知识,学生不能理解的条件下,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问题意思和消除学生顾虑的角度出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学生的问题质量不高,也应巧妙地转化把问题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解跨国婚姻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分析中国不同省份城市的人的性格特征,向学生们提问如何较好地处理身边的室友关系和同学矛盾,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又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最后再请学生换位思考自己是否愿意接纳跨国婚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先对问题产生共鸣,再为学生创造“困惑”的环境,进而下意识地进入到思考的过程中去。

第三,引导学生会问。能提出问题,产生问题意识并不代表就会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掌握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出发,培养体察难点重点的敏锐度;其次,鼓励学生挑战既有的观点,大学英语的教材中常常会有一些已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观点,我们应该向学生客观的传达我们尊重每个人表达观点的权利,但也要思考这些观点是否可以为自己接纳;教师还应教会学生从简单的地方入手思考,从简单中发现不简单,教会学生钻研的定义。当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一味灌输,而是走下讲台和带领参与学生一起思考,学生也会渐渐产生自己的问题意识。

第四,解决问题。这里解决问题并不单纯指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还指教师为学生在课外的延展学习中提引导提出课堂外的思考和课堂外的问题。这也是加深学生问题意思培养的另一个手段。

结语

问题意识是思考和创新行为的动力,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高境界。问题作为思维的助推器,是创新精神的航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力. 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儿童新入园分离焦虑问题及矫治 下一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