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教育创新的多哈之问

时间:2022-10-11 03:44:18

南桥:教育创新的多哈之问

我们一位美国老师在非洲任教的时候,常听本地人盲目悲观,而对他所来自的美国盲目羡慕。他告诉这些本地人,其实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教育、医疗、收入等,是所有国家都挣扎着要解决的问题。随便打开哪一天的《纽约时报》,都能找到同样有对医疗和教育的非议。在国计民生一些重大问题上,世界各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教育领域,按照一些单项指标,比如数理化的测试水平上,美国发愁的是学生在国际上的平庸。而在同类测试中让人艳羡的中国,则面临突围应试教育、提升素质教育的难题。

不同国家可以取长补短,但是有什么样的平台,可以让大家展开交流呢?11月上旬,我参加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简称WIsE),感觉该峰会正在成为这样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或者说教育上的“达沃斯论坛”。峰会邀请来自各国教育人士一起,交流各自的“教育经”。大家求同存异,共同想象未来教育的教育。此峰会从2009年开始举办,但中国知之甚少,去年才开始聘请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员工徐梦女士。徐梦去年邀请人来参会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认为她是骗子。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峰会短时间内迅速为人所知。今年的会议,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峰会今年的主题是教育的“创新”,事实上创新关系到教育的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样的改进,得有人去想,有人去办,这些人是谁?到底谁有能力撼动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的革新?

峰会上我们看到,一些国际组织的作用其实有限。比如联合国的“新千年计划”之二,是截止到2015年,全球实现所有男女儿童,都能够完成小学教育,但是随着最后期限的迫近,全球目前仍有5800万儿童失学,可以说联合国和抽象的“国际社会”考试不及格。

多哈教育创新峰会做了一件联合国没有做好的事,那就是常年扶持国际民间社会在教育革新上的努力,并曝光他们的影响。除了提供“加速器”项目和WISE学者项目进行常规扶持之外,该峰会每年颁发类似于教育界“诺贝尔”的WISE大奖,产生示范作用。今年获奖的安・考顿长达20年来,一直在扶持非洲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她告诉我们个人可以组织力量,限定范围,定点突破一些教育难题。而其他的一些奖项,也让人从多个侧面看到哪些人在改变着国际教育的现状。在中国,“多背一公斤”、“千千树”等组织,也一样在做类似努力。民间力量和公益创业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非政府机构的不足,是缺乏资金,缺乏交流平台。峰会也让我们看到,各国政府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可促进教育的革新。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应只是监管,而应成为平台,协调教育的改进工作,激发民间活力。

卡塔尔本身的做法,就是政府高层对教育施加良性影响的极佳案例。该峰会是前埃米尔(埃米尔为卡塔尔元首)夫人、现任埃米尔之母莫扎王妃领导下的卡塔尔基金会举办。在国内大家对这位莫扎王妃的认知,是把她视为“甄传”般传奇的人物,极有抱负和远见。目前卡塔尔因为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但油和气不可再生,总有采尽的时候,为此她领导下的卡塔尔基金会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帮助卡塔尔实现转型,比如通过举办WISE这样的峰会,让多哈成为国际展会之都。她还创办多哈国际教育城,让国际上著名的大学在多哈办学。

真正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政府、民间、国际社会的多方面合作。大家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思想出思想,有平台出平台。各种影响教育的力量,都应对自我的能力和局限有良好认知,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这是让教育现状发生良性改变的根本。多哈峰会上中国也有教育学者、民间机构、教育官员等多个领域的人士参加。希望他们所代表的各方,能求同存异,多加合作,真正撼动、影响中国的教育。

上一篇:投资“小白”的理财法 下一篇:杨丽萍:涅的“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