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涅的“孔雀”

时间:2022-07-30 11:28:29

杨丽萍:涅的“孔雀”

杨丽萍的舞台创作、表演艺术生涯发轫于《孔雀公主》,发展于《雀之灵》,巅峰于《云南映象》《云南响声》,收官于《孔雀》,杨丽萍的艺术之路仿佛走过了一个圆满的轮回,而一个个精品的诞生与炼成,是一次次精神的涅。

我认识杨丽萍缘于舞剧《孔雀公主》。1980年我到云南省文联工作不久,杨丽萍主演的舞剧《孔雀公主》一炮打响,晋京演出后又在昆明演出,对于一个十年看八个样板戏长大的我,看《孔雀公主》是一次欣赏的高峰体验,内心的震撼使我几乎“晕”过去;其实当时我是在剧场楼厅2排。并看不清她们的脸,完全是被剧情、舞蹈、音乐所打动。但我当时确信,一颗舞蹈新星升起了。那时候国外文艺信息还较闭塞,我复印了《上海戏剧》刚登载的《费雯丽传》送给她。1990年,我们又见面时,谈起送《费雯丽传》一事时,杨丽萍笑着说:“那就是你啊,当时你就预见到我能成明星?”

《孔雀公主》是杨丽萍艺术的一个高起点,她也因此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1986年,她创作并主演了独舞《雀之灵》,著名舞蹈编导张苛评价《雀之灵》:“可与《天鹅之死》媲美。”《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上世纪90年代末,杨丽萍回云南“寻根”,在田丰民族文化传习馆简陋的农舍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对民间原生态歌舞如痴如醉,和李怀秀、隋嘎这些民间艺术家打成一片。这是杨丽萍精神上的“还乡”、“还俗”。从北京回到云南后,她走遍云南和西部一些地区,历程20多万公里;其中田丰民族文化传习馆和一部分的采风活动我都参与了,见证了她付出的辛劳。她在-10℃的天气去梅里雪山采风,翻越白茫雪山时雪封山、路被阻,冒着变成“冰冻孔雀”的危险;杨丽萍将这一次次的文化苦旅称之为“精神之旅”,促成她艺术的“涅”。

近15年来,杨丽萍又从回云南“寻根”到在云南“扎根”,“孔雀”定居云南,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团。经过几年精心打造的《云南映象》,表现了太阳、土地、生命、家园、信仰等人类的普遍情感。

在自己的事业达到高峰之后,杨丽萍渐渐萌生了退意,她最后登台的舞蹈演出选择了舞剧《孔雀》。杨丽萍说:“把《孔雀》做成舞剧是她的夙愿,二十几岁时没有能力,现在终于圆梦;其实整个舞剧就像我的自传,第一幕也跳‘雀之灵’,表现孔雀刚出生,万物萌动,带着新鲜的喜悦;然后是夏秋冬,先是生命的盛夏,然后是生命的萧条,爱情的消失,最后绝望的孔雀在神的怀抱里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这就是我自己的人生体验啊。”

上一篇:南桥:教育创新的多哈之问 下一篇:速普商城:垂直电商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