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要因病而异/老年人的17种最佳运动方法(十)――抖空竹

时间:2022-10-11 02:25:44

运动锻炼要因病而异/老年人的17种最佳运动方法(十)――抖空竹

运动锻炼要因病而异

文/赵月芹

1.心脑血管病人忌急起急停

对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在锻炼中不要保持长时间的静止站立,在运动中或生活中都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的弯腰屏气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轻松活动,不要立即停止活动,更不要锻炼后马上卧床休息,否则对心脏不利。

2.颈椎病人运动前要充分活动颈部

一些老年人长时间保持一个,颈椎特别容易疲劳受损。但是这种变化很缓慢,平时不容易发现,所以在剧烈运动时脆弱的颈椎更容易受伤。如属于经常伏案工作的,那么在运动之前对颈部的活动要更加全面和充分,同时关注手臂、肩部等与颈椎密切相关部位的感觉,有不适时要及时停止运动,向医生咨询或检查,免得受伤。

3.糖尿病患者锻炼前要体检

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的质量。不过,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在开始锻炼前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肾功能、眼睛、足部、血脂等方面,从而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比如足部功能受影响时,游泳就比散步更好,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在室内锻炼者找一个朋友陪伴显得更明智。

糖尿病患者在锻炼前30分钟最好检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过低就应加餐,免得空腹锻炼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长时间、高强度的锻炼中可以消耗存储在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所以在方式、运动量不同于平常时,严格血糖的检测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早晨温度低,并发心脑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在遇冷空气和劳累时容易发病,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把锻炼的时间放在下午或傍晚,不要盲目求早。足部并发症容易困扰糖尿病患者,所以在锻炼时穿上适合的运动鞋特别重要。锻炼完还应该及时检查双脚,如果发现小疱、红肿、局部发热等要尽快和医生联系。

4.高血压患者适合舒缓运动

对于高血压病来说,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更适宜。散步可以在早晨、黄昏时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之间,每天一两次都可以,慢跑运动量比散步大,更适合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动作平和,能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而且思想集中,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人体的刺激。

高血压病人在锻炼时不要进行过度低头的运动。因为低头时大量血液流向大脑,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遇到急速充血颅内压会突然升高,严重的可能有脑血管意外。长跑途中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因为下肢运动的突然停止会使大量血液滞留在下肢血管内,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处于最高部位的脑组织对缺血反应十分敏感,也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开始锻炼时要严格控制运动量,节奏缓慢,运动量较小的活动能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100-130次。

老年人的17种最佳运动方法(十)――抖空竹

文/大隐

“空竹”也叫“风葫芦”,它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其实它也同样适合老年人。

很多人认为抖空竹的动作只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它是真正的全身运动,需靠四肢的巧妙配合才能完成。

当空竹上下飞舞起来的时候,玩者需要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的动作,而下肢在走、跳、绕、落、蹬。与此同时,腰在扭动,头在俯仰,颈在转动,身体在转,而眼睛则是目不转睛地跟着运动物瞄、追、随,以控制空竹的运动。所以抖空竹不但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四肢的协调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运动可以提升肝胆肺等脏腑的机能,延年益寿。

上一篇:心梗患者 锻炼前必须热身/老人锻炼防“意外” 下一篇:只要运动就能降糖/空腹锻炼易引起呕吐/多扭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