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11 02:16:04

腺苷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病人在行PCI治疗过程中应用腺苷,对预防和治疗无复流现象、改善病人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术中、术后规律应用腺苷的69例急性心梗病人与术前、术中、术后没有应用腺苷的60例急性心梗病人,对无复流发生率,无复流发生后病人的死亡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腺苷对预防和治疗急性心梗病人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病人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心梗 腺苷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29例急性心梗实施PCI治疗的病人,其中男78例,女51例;年龄39~81岁,平均51岁;69例术前、术中、术后规律应用腺苷,另60例术前、术中、术后没有应用腺苷。入选标准:①持续的胸痛超过30分钟;②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2mV;③心肌酶大于正常值的2倍[1]。靶血管内无复流定义为,在PCI治疗中冠脉靶血管病变处无夹层、血栓、痉挛和明显的残余狭窄,但是血流明显减慢,TIMI“0~Ⅰ”级。129例病人不考虑年龄、病变血管的部位、左心室功能,只观察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和治疗情况。129例病人中发生无复流13例,其中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腺苷组发生无复流现象4例,术前、术中未应用腺苷组发生无复流现象9例。应用腺苷的方法为:术前病人诊断明确后常规静点腺苷注射液,速度为75μg(kg/分),前间壁大面积梗死的病人可持续静滴180/分钟。如术中靶血管内发生了无复流现象,应立即推注事先配好的腺苷,浓度6μg/ml,至少5次。应用腺苷组4例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病人,术中冠脉内推注腺苷,有3例病人无复流现象有明显改善,血流逐渐恢复并达到了“Ⅱ~Ⅲ”级,1例无明显改善,最终死亡。未应用腺苷组9例病人出现无复流,其中6例死亡,3例血流逐渐恢复,预后尚可。

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TX-]±S),数据间的比较,应用Avova和Dunnet法t检验。

本组129例中,13例发生无复流现象(10%),其中7例死亡(53%)。术前、

术中应用腺苷组共4例发生无复流(56%),死亡1例;未用腺苷组发生无复流现象9例(15%),死亡6例。

讨 论

随着心肌微小血管灌注判定的广泛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开通心外膜下血管为目的的治疗手段并不能保证心肌组织有效灌注的实现,无复流现象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表明,急性心梗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闭塞的冠脉重新开放时(TIMI“Ⅱ~Ⅲ”级),有11%~30%患者会出现无复流[2]。

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多种调节机制,其治疗无复流的价值于1987年首次被证实,其作用机制为扩张血管,减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数,保持缺血区内皮细胞相对完整。

本组应用腺苷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文献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11%~13%;而未应用腺苷组的无复流的发生率为15%,则与文献中报道相似,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应用腺苷组术中开放血管后,有4例病人发生了靶血管内无复流,立即冠脉内给予团状推注24~30μg/10分钟之内,隔5分钟可以重复推注。其中3例病人经冠脉内推注腺苷后,血流逐渐恢复并达到了Ⅲ级。只有1例病人无效,最终死亡,占发生无复流病例的25%左右,未用腺苷组的死亡率为5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术前、术中常规应用腺苷,术中发生了无复流,对靶血管应用局部的团状推注腺苷,对预防急性心梗病人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以及发生了无复流后靶血管的血运改善,提高急性心梗病人PCI治疗后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新春,郭军,王乐来,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无复流的相关因素.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2004,12(4):83-86.

2 王岚峰,吴双,李为民.无复流现象的治疗进展.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2005,4(2):119.

上一篇:曲美他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 下一篇: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与腔隙脑梗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