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旋扳手法配合口服骨痛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1 01:54:11

定点旋扳手法配合口服骨痛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定点旋扳手法 骨痛灵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居多,中西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3年来我们采用定点旋扳手法配合自拟方骨痛灵的口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所有病例都是荣成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共56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病龄最长3年,最短1个月。

1.2病例的诊断及病情分级标准所有病例均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域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③臂丛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可见椎体增生,颈椎关节增生,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⑤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狭窄。病情分级标准:轻度:疼痛较轻,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PRI总分1-6分;中度:疼痛较重,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PRI总分7-12分;重度:疼痛剧烈,PRI总分大于12分,不能完成日常生活。

1.3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坚持服药和手法治疗满疗程者;(3)病情分级属中度和重度者;(4)按医生要求完成各项调查者。排除标准:(1)明显颈椎管狭窄者;(2)有手术适应症者;(3)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推拿复位手法本手法模仿冯天友教授的定点旋扳手法,患者坐板木凳上,医者站其背后,(1)拨、揉、滚、按枕后至肩胛间区的夹脊肌,两侧痉挛发硬的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两侧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时间约20分钟,点揉双侧风池穴和肩井穴5分钟,做为定点旋扳手法的准备。(2)手法:首先让患者轻轻倚靠于医者胸腹部,头自主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低头收下颌靠近胸部,医者左手拇指指腹向左方推顶右偏的棘突,余四指放于左颈侧,右臂屈肘夹托患者下颌骨,手掌托扶患者后枕部,待病人呼气末周身放松时,医者借胸腰肩的协调力量挺胸伸腰,垂直向上拔伸患者颈部(不加大病人头的旋转角度,力量因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状况而异),此时可听到小关节复位的弹响声。然后让患者头自主向左旋转到最大位,低头收下颌,医者左臂屈肘夹托下颌骨,右手拇指仍向左方推顶右偏棘突,挺胸伸腰垂直向上拔伸颈部,此时可听到复位的弹响声,证实复位有效。再轻轻理顺,捏揉颈两侧、肩胛区肌肉1分钟结束。本推拿复位手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骨痛灵组方和服法白花蛇4条,血竭36g,灵仙72g,当归36g,透骨草

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肩上肢功能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随访6个月未复发;显效:原有各症状明显减轻,头颈上肢功能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症状未加重;有效:原有各种症状减轻,肢体功能有所改善,但均不显著;无效:各种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56例患者,临床治愈34例,约占60.7%;显效18例,约占32.1%;有效4例,约占7.2%;无效0例,总有效100%。

5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疗法很多,但疗效不甚理想,很多临床医师发现影像上颈椎退变,钩突和小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认为保守疗法不能改变上述病理变化,病情又不适宜手术治疗,临床往往仅给予推拿、针灸、理疗配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不满意,严重影响病人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近3年来采用推拿中拨、揉、滚、按等手法,对由于劳损或损伤出现炎症肿胀,粘连挛缩的夹脊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等病变肌组织进行治疗,解除上述肌群炎症和挛缩,并解除其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段脊柱的力学平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类代谢产物的排泄,同时为手法复位打下基础。

定点旋扳手法模仿冯天有教授的手法。有学者临床观察到对有CT检查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手法推拿治疗而症状缓解者,复查CT,原CT所示之椎间盘突出形态,大小和部位仍同推拿手法治疗前,说明症状缓解的原因并非椎间盘复位。笔者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亦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定点旋扳手法可调整神经根容积,松动上下关节突,使神经根管内容和小关节的粘连获得松解;促使错位小关节复位,理顺颈椎的解剖结构,改善局部循环,有利于症状缓解。尽管旋扳手法不能使突出椎间盘复位,但能使神经根移位,改变致压物与受压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减轻或消除了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了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自拟骨痛灵方中,白花蛇、灵仙、防风、透骨草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止痛,龙血竭、当归、土元活血养血化瘀通脉止痛。整方配合旋扳手法能起到解除颈肌痉挛,改善神经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坐卧姿势不正常能引起本病复发,因此在治疗期间嘱其纠正不良,后期配合颈肩部肌肉功能锻炼,能够改善颈部脊柱的生物力线和活动功能,有效地预防根型颈椎病的反复发作。

上一篇:应用穴位推拿佐治小儿腹泻15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治疗颈肩背痛勿忘对胸腰关节错动的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