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作文教学

时间:2022-10-11 01:50:27

试论初中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26-02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今天社会虽然已进入信息社会,但电视取代不了阅读,电脑也替代不了写作,文字表达仍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将来走进社会最基本的交际手段。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1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产兴趣无疑是横亘在每一教师面前的难题。首先可以借助教室博客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教室博客,是指教室网络日志——个性化日记a,让每一位学生都博客起来,用博客推动着作文教学。教室博客不需要昂贵的电脑,不需要长时间的网游,教室就是网站,一面展示作品的墙壁,一个个性化学日记便成了一个博客,尽管简陋,但成效显著,它已成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来源,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写作的内容,强调是抒发感情,它不强调字数的多少,强调的是如何吸引读者,如何吸引评论者,它不强调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强调的是天长日久的美丽。正因为如此,教室博客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成功。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已的博客中获得了乐趣,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博客中获得写作的动力。当我们用繁琐的日记束缚学生的心智时,倒不如让他们用博客书写自已的情怀;当我们的日记作业带给学生巨大的心理负担时,倒不如让博客成为他们抒发苦与乐的舞台,这正是博客的魅力所在。全民博客,全员参与,缓解学生对写作的压力,不苛求每天都必须记录,但不断更新的博客墙会将更新的日记本呈现在最显眼的地方,将精品博客归为精品栏,这样勤奋与懒惰者会有直接的对比。无需指责,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评价本身就能推动那些懒于作文者一路前行,而这正是博客带给学生最为直接的感受。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说写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得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也可根据国情、校情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进得演讲,辩论等,做到“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活动本身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再次,可以借助作文竞赛,激发热情。每学期举办一次现场作文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的各类征文比赛活动,通过各种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兴趣。

2 应当重视传授基本的写作知识

实践证明,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是作文能力发展重大障碍。所以,初中作文教学可以传授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入手。这些知识,即文章写法的共性,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体”和“规矩方圆”,属于“可授受者”。诸如如何观察积累,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材剪裁,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处理详略,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衔接照应,如何叙事记人,如何写景状物……等等,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作文时就敢于动笔实践。

3 要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

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第一,要注意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第二,要注意写作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角度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写作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此外,老师要挖空心思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命题或开设话题,以利于学生有话写。

4 多角度欣赏学生的作文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头脑中都会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学生就是期望通过与隐含的读者交流来释放内心的活动。写作者有时并不是为自已创作作品,而是一种为他人的艺术;写作本身也是交流的需要。但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写作时预想读者并不能一一真实地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承担超多重读者的身份,以满足学生与不同假想读者交流的目的。读者归纳为四类:娱情者、求学者、鉴赏者、批评者。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不单一属于其中某一类。而是该兼顾到其中的几类。学生的作文,若是慷慨激昂的讲演词,教师就得以听众的身份,给学生以积极的互动;若讲述了他愉快的经历,教师就应该从文中去感受学生传达出的快乐;大喊透露出困惑、迷茫的情绪,教师就要成为真诚的倾听者、睿智的启示者;等等。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作文的风格和学生预想读者的不同,变换着阅读者的身份。教师要以多重身份欣赏学生的作文,更好地理解学生在作文中传达的情感,与学生作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5 作文评语要成为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动力

课堂上的写作,学生是把自已的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这其实反映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期待心灵的对话。一学生作文中写出了生存的困惑,老师阅读之后的交流话语是:“人生是一个大大的命题,而你是一个刚刚启程的旅人,跋涉中的伤痛无法逃避,但惟有痛苦的过程才能指向终极的幸福。解读人生是每个人必修的一课,学生这一课的人必定将游离真谛。所以,你其实无比幸运。”这样的批语,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心灵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认真阅读过了他的文章,这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重视的愉悦,这是交流的第一步;其次教师把自已的阅读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走进老师的心发世界,这是交流得以持续的关键。这样的交流话语基于作文又高于作文,是师生情感互通的渠道,作文和批语成了交流的平台。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活动,惟有为学生打开写作之门,学生才能走上作文成功之路,也只有为学生搭建好一个个“脚手架”,学生才能登上文学的殿堂。要走出山区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困境,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去反思、去探讨、去实践,出路一定会让我们找到,成功之花一定会让我们撷取。

上一篇:浅析文化相对主义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 下一篇:浅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