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1 01:28:27

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字、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67-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字、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而阅读教学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改革步子小且缓慢,填鸭式教学还相当严重,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被占用,个性发展被扼杀,读死书,死读书。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导致我们的阅读教学效率很低。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呢?经过几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要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习热情。它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后,枯操、乏味的学习,状态就自然消失,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疲劳感,学生学习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很自然地形成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学生具有好奇与追索的精神,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在阅读时,应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课本,让丰富的文本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

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要指学生读书思考、积极探究的主动精神。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积极主动的深入钻研。敢于质疑问难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掌握的目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力气培养学生认真预习、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不拘一格。我们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鼓励,激发其阅读兴趣,总会功到自然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并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应该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主要指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独立见解和争辩,善于发现别人的不足和错误。它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集中体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途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

四、发展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主要指学生敢于和善于转换新角度思考、质疑、答问,敢于从熟视无睹的语言现象中发现问题,敢于发表创建,更新学习理念。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追求的较高境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以及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的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也应与学生平等的去参与以上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敢提出不同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阅读教学。在这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学生能否自觉、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是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标》的脚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种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上一篇:生命教育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下一篇: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