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1 12:54:52

丙泊酚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静脉复合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门诊无痛人流手术患者,50例丙泊酚复和短时效镇痛药芬太尼静脉全麻,50例丙泊酚复和超短时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观察两组丙泊酚的用量,记录相应时段的MAP、HR且全部患者于手术结束6 min后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结果:两组丙泊酚的用量及相对应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CSE测试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独特的药理学特点与丙泊酚配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麻醉, 可加强镇痛, 减少丙泊酚用量, 达到了镇痛、镇静完全, 苏醒迅速, 术后对认知功能无影响的目的, 适用于人工流产术。

[关键词]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推注;人工流产术;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94-02

人工流产术为妇产科常见门诊手术,以往人流术一般不麻醉,这给患者带来恐惧、痛苦与不适,其术后并发症给妇女造成很大影响。短时效静脉全麻药丙泊酚问世,使门诊手术的麻醉得以广泛开展,虽然其诱导迅速,苏醒快,但其无镇痛作用,临床应用时为了保证麻醉效果确切经常辅用镇痛药。二者复合应用确实可以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 但易并发呼吸和循环抑制。现选我院在丙泊酚静脉全麻基础上分别复合短效和超短效镇痛药实施无痛人流手术10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择期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年龄17~36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 。两组患者均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术前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服用精神药物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6 h禁食水,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静脉5%葡萄糖注射液维持, 取截石位,面罩吸氧,应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 HR ) 、无创平均动脉压(MAP)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 、舒张压( SBP)和收缩压(DBP) 。PF组:先静脉推注芬太尼0.1 mg, 2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2 mg/kg。在静脉推注丙泊酚20~30 s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手术医师开始吸宫术或钳刮术。PR 组: 先静脉推注瑞芬太尼1.0~1.5 μg/kg 之后立即静脉推注丙泊1.5 mg/kg( 20~30 s内推完), 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两组患者若术中肢体活动剧烈,影响手术则追加静安20~30 mg/kg, 间隔2 min, 若仍有影响手术的肢体活动则继续追加,直至不影响手术。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孕妇手术结束后丙泊酚的用量,及在诱导前、诱导时、手术过程中、苏醒后相对应时段的HR、MAP,术后均做NCSE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分析, P

2结果

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所有孕妇术中均无记忆。表1 结果显示两组孕妇的MAP、HR 麻醉手术中均有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术中丙泊酚的用量 ,PF、PR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毕6 min后NCSE测试,PF组满意率60%,PR组满意率90%,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术中均面罩吸氧,SpO2 均在97%以上,但都出现数例呼吸抑制和暂停,持续60 s以上,均给予面罩加压给氧,直至呼吸恢复。两组孕妇没有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也没有恶心、呕吐等发生。

3讨论

随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效镇痛的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有文献报道,无麻醉下行人流术时,患者留下痛苦记忆者43% ,血压下降者达43% ,脉率减慢者达70% ,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为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无痛手术属临床首选。短效静脉丙泊酚,因其起效快,深度易掌控,苏醒迅速而广泛用于无痛人流术[1],但其无镇痛作用,遇疼痛等强刺激时需要加深麻醉,而随着麻醉剂量的增加,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增加,苏醒时间也延长[2]。因此需要复合其他镇痛药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芬太尼起效虽较快,但作用时间偏长,消除半衰期3~4 h 。而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镇痛药, 镇痛作用相似或略强于芬太尼, 药物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约维持5~10 min, 体内非特异性脂酶代谢迅速而完全, 持续给药无阿片蓄积,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 无迟发性呼吸抑制, 应用于临床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经临床观察术后NCSE测试瑞芬太尼组满意率明显好于芬太尼组。NCSE对认知功能的评估涵盖认知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意识和注意力水平、定向力、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及推理能力[4]。同时NCSE操作简便适用于门诊患者麻醉后的评估。因此,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且对认知功能无影响。比芬太尼更适合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流术。

[参考文献]

[1]王玲, 任洪智, 叶铁虎, 等.异丙酚作为人工流产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4, 4(2): 90-92.

[2] Boer F.Effects of propofol in per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during cardiopulmopulmonary by pass[J].Br J Anuesth, 1997, 65, 184.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81.

[4]朱燕,,王文敏.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51-152.

(收稿日期:2008-01-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绝经后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 下一篇:莲必治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