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10-11 11:44:36

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兴趣 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知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每一位物理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依笔者体会,在中学物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 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物理实验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众所周知,有疑问才会积极思维,从而增强探求新知识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演示,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急于解决疑问的求知欲望,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以激奋高昂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比如在讲动量和冲量知识一节时,课前在讲台上铺垫一块厚毛巾,演示时取两支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分别落到讲台桌面和毛巾上,就会发现落到桌面的粉笔断了而落在毛巾上的粉笔未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并由此导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演示实验,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其次,注重物理实验课教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开足开好物理实验课,并尽可能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科技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开动脑筋,努力将实验过程设计成一个愉悦的操作和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到各种趣味新奇的物理现象,积极探索物理奥妙,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观察,将物理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转化到对实验因果关系的探究和对实验本质的思考上来,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加强授课艺术性,用艺术语言渲染课堂

教师应运用物理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利用艺术语言树立教师形象。教师形象尤其教师上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教师从第一节课起就要注意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正面形象,既要注意外在形象,更要以乐观、自信、生动,引人入胜和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再如,利用艺术语言巧妙导入新课。每节课的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要求学生理解或背诵概念,而应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用精辟的语言,导出本节课的重点,特别是要善于用语言给学生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又如,利用语言艺术进行课堂随机评价。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课堂教学要实现“情”与“知”的交融,离不开教师课堂随机评价的语言艺术,及时、真诚、恰如其分的褒奖,既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又会增强其学习兴趣,变变动学习为主要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帮助学生感悟社会

物理学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之一。在物理学教学中,如何将物理学知识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在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是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时,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时,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二是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样物理也能为生活服务,在我们生活中,可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时让学生回忆一下坐汽车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汽车加速时人将有什么变化?②减速时又有什么变化?学生会回忆坐车时的情景,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加速时人向后倾倒,减速时人向前倾倒。教师再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由此引入惯性并讲解它,学生既好奇又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既轻松又便于掌握。再如在生活中,一般人都知道刚煮好的鸡蛋不好剥壳往往是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此时教师讲解原理,并且要求学生回家试试看。

三是引导学生关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物理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物理知识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例如,在种庄稼时,一般都要选好的种子,那么怎样才能把好的种子选出来呢?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浮力知识来盐水选种,教师讲解盐水选种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再如,在热学中向学生讲解太阳能的综合利用、低温的获得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在电学中向学生讲解工厂供电设备的情况,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日常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等;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知识在解决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上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指导学习,学生不仅觉得学习很有趣,而且还能为大人们出谋划策,觉得自己真是了不起。

4 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每位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①因人而异,为不同学生分别设置不同水平的成功体验。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别说不同的学生了。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他们接受相同的知识灌输,面对相同的评判标准,尽管部分学生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但总有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挫折大于成功体验,持续的学习兴趣的维持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因材施教的道理。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通过群众性科普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野外考察或夏令营活动等形式,为广大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锐意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欲望,当他们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通过自身努力终于解决一个对他来说是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时,他们就能够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其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和巩固。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的物理学史以及科学家的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是激发学生爱学物理的基本手段;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金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2,9:45.

[2]何小银.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5:91.

[3]张懿.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周刊,2012, 39:151.

上一篇:浅议大面积新材料耐磨地坪施工 下一篇: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