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习惯的养成与教育

时间:2022-10-11 11:22:59

谈学生习惯的养成与教育

摘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从简单的教授知识逐渐的向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变,从细微处入手,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能为祖国作出贡献的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秃头论证理论;谷堆论证理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尊重师长的习惯;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现在的我们学生大多是90后,号称自己是新新人类,他们成长在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大环境中,而且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突然要约束制约他们,他们的敌对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防微杜渐,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每年新生入校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同时对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一天的军训。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着装统一,发型合格,端正姿态,行动迅速,令行禁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娇气,在家娇生惯养,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的不在少数,高二,高三的学生在度过了一个假期,很多不良的习惯又开始滋生,蔓延。记得看过一个“秃头论证”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军训给我们的学生戒除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多数同学在经历了军训后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学习自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也逐渐的有了团队意识和荣誉感。记得一位学生刚入校时,被子不会叠,连自己的袜子也不会洗,因为在家依靠父母已成了习惯,可是在参加了军训后,在教官、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依赖心理,慢慢学会了自己动手,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还有高二,高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天的军训后,仿佛又回到了高一军训时,那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很自觉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回归学生本色。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基础教育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习习惯的生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生成要遵循着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乡镇升学率三流的高中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看过一个 “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这个理论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注重反复,强化训练。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过了最佳培养的年龄阶段,但是学生高一刚入学时,我们班主任极力配合各任课老师,从细微处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例如,一个学生上课没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如果老师没有及时提醒他,久而久之他就以为上课可以不用记笔记是理所当然的,很多内容因为没记下来而导致课后没法及时复习巩固,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到成绩的提高。所以,高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建立笔记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这样,有部分学生即使以前没有记过笔记,在看到别的同学做笔记后也开始主动地做了,而且我们不时地检查批阅。我们还要求学生作业本。做作业是学生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学生的作业质量要高,无论是正确率还是书写,一定要端正态度,认真独立完成。另外,我们各科课前印刷学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这样,一步一步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建立了起来,学生学会了学,也为今后自主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映射其他行为习惯,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例如,训练学生己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等自理习惯,训练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训练学生上下楼梯的礼让习惯,训练学生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训练学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的习惯,训练学生科学用眼的习惯,训练学生多观察,勤动脑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多杰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所以成功,都是受益于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不知道,我们所教的孩子当中,哪些会成为像诺贝尔奖获得者那样的拔尖人才;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孩子能否拥有幸福的人生,我们的孩子能否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略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下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