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砥柱之痛

时间:2022-10-11 10:58:06

中年期一般是指35岁至 60岁这个年龄阶段。步入中年后,个体在身心各方面与青年期相比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在生理上,各个器官、系统由完全发育成熟,步入鼎盛;在心理方面,个体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达到高峰水平。所以,中年期是个体精力与知识储备、阅历经验的最佳结合期,是生产力、创造力的全盛时期。研究发现,最富成果的时期大都集中于35至55岁阶段,100年来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主要成果大都出自于这一年龄段。但是,中年人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概括来说,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来自事业方面的挑战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生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这里所说的“繁衍”不仅仅是生育后代,也指事业和人生的发展。中年人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相对于青年和老年人,中年人往往承担重要职务。繁重的工作负担,往往使得他们应接不暇。另外,在信息时代,面临知识爆炸,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为生存,求发展,中年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需不断更新观念、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持续的心理紧张状态有可能造成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情况。

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

中年期是个体一生中扮演角色最多的时期,他们要承担养护者、子女、伴侣、工作者、朋友、休闲者、公民等多种角色。社会角色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年人在多个领域建立自尊,进而产生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而另一方面,中年人所承担的多个角色也将他们带入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随之产生压力。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总是不断发生变化,大多数中年父母都要经历子女青春期叛逆的头痛,空巢期的迷茫。伴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作为子女的中年人也愈发表现出依赖,照顾“老小孩”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步入中年期,配偶之间的关系也不断面临着挑战。根据西方的研究,发生离婚的第一个高危期是在平均婚龄5.2年左右,第二个高危期是平均婚龄在16.4年左右。由此推算,中年阶段大多包含了这两个离婚的高危期。此外,中年人还要协调上下级的关系,激烈的工作竞争,使得中年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剧。

过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将中年人描述为“三明治一代”,意指中年人对上需要赡养照顾老人,对下需要抚养子女,生活压力巨大。尤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价飙升,医疗、教育等各类生活成本持续提高的背景下,中年人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父母养老的开支逐渐增多,子女教育开支的逐年增加和成年子女的延迟自立等因素促使“三明治一代”的处境更加艰难。

心理咨询机构就诊情况统计表明,中年是各种心身疾病、神经病及各种适应性心理障碍的高发年龄段,但中年人真正到门诊就医的比例仅占各年龄段人群的百分之十几。由此可见,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而改善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个体、家庭和全社会的努力。

个人层面,中年人要积极调整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年人将精力投入工作和社会关系领域,增加了他们压力的同时,也可能在许多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研究表明,并不是人人在中年期都会经历危机,很多中年人生活美满,事业成功,没有特别地心理困扰。孔子曾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这可以说是对中年时期理想心理状态的描述,也成为历代文人先贤追崇效仿的目标。人到中年,需要对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要努力提高自我接受水平,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避免过分执着,保持豁达的心胸。人到中年,行动上要积极有为,君子当自强不息, 但在心态上应当有无为的境界,要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应自然发展规律,既要学会享受进步, 也要开始适应面对退步。中年人应避免超负荷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个体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要合理饮食,戒除烟酒,规律运动。此外,中年人要学会放松技巧,探索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策略,例如通过阅读、绘画、音乐、冥想、幽默、撰写积极日志等方式缓解紧张和疲劳,发展兴趣爱好,让生活尽可能丰富多彩,以利于保持愉快心境,避免不良情绪的侵蚀。

家庭层面,全体家庭成员应为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同做出努力。

家庭和谐是个体幸福的主要源泉,用心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增进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提高中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中年时期容易出现婚姻危机的主要的原因是夫妻间不能协调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缺乏情感积累。不少夫妇每日忙于事业和家庭,对夫妻关系及感情关注不足,缺乏沟通交流,造成夫妻关系疏离,不利于婚姻的维系。步入中年,尽管要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夫妻间更应抽出时间交流互动,主动分享快乐和经验,分担压力和痛苦,这可以增加夫妻间的情感积累,有助于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

社会层面,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维系中年人的身心健康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医疗保健部门、社会保险保障及心理咨询机构联合起来,更好地保障中年人的身心健康。首先是要保障家庭经济安全。结合现行人口政策,加强对弱势家庭的经济扶助,以减轻相关家庭照顾的负担。其次,政府要尽量支持家庭照顾能力,分担家庭照顾责任。例如,新加坡国民在购买政府公屋时,如果选择与父母同住,或是住在距离父母1公里以内的地方,会得到1万新元的奖励。如果新加坡中年人们赡养父母,可以获得退税5000新元的奖励。在欧美,各国政府准备对“三明治一代”减税并增加养老金。法国政府已向“三明治一代”提供特殊的财政补贴。我们的政府和学者也要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如何支持老龄化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为中年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个体、家庭的幸福,也对全社会的安定和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关心和维护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上一篇:“后高考”时期 下一篇:北大哲学系 何以成为“长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