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

时间:2022-10-11 10:55:47

如何有效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于少年儿童来讲,由于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敏捷,行动快速,善于模仿,因而他们总是站在追求时代的前沿。但是,他们自身知识缺乏,年龄小,思想单纯,从而导致追求上的盲目性和模仿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教师要正确认识少年儿童的现状,不断总结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育人过程真正成为尊重学生,陶冶学生,激发少年儿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创造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立教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少年儿童思想行为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广泛兴趣爱好和一定的特长。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身立教,用自己的感情、言行、态度来感化学生。少年儿童由于涉世还比较浅,生活范围小,因而知识经验也比较贫乏,但是他们正处在学知识长本领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遇人遇事都想看个清楚,问个明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老师才会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所以教师自身修养,素质的高低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有着不可估测的作用。

二、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对少年儿童施加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教师只有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能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很好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教育的方法很多,有说服、谈话、讨论、陶冶等。现就其中的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理解和尊重。理解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尊重是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桥梁,少年儿童虽然他们年龄小,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欢乐、苦闷和秘密,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清楚的透视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个性,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少年儿童,做到对症下药的教育好孩子。

(二)启发诱导和疏通。少年儿童年龄小缺乏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认识能力,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或错误的方法。对这些问题教师就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教育方法,诱导学生分清是非和善恶标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疏通心里障碍和思想顾虑,启发儿童的上进心,使儿童永远保持进取的上进心和自我教育提高的能力。

(三)支持和帮助。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少年儿童多观察、多注意、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并发扬。这也是我们每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我们在活动中既要以朋友的方式参与其中,又要以教师的身份予以支持。我们有责任根据少年儿童本身的各种变化,从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少年儿童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知识,以便更好的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少年儿童在学校里是一个群众组织,他们在自己的组织中接收教育,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和发展。少年儿童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活动中要根据每名儿童的爱好、性格等条件的不同,注意发展他们的特长,为增长他们的才干创造条件。如何行之有效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我们应注重少年儿童个性的塑造。

(一)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好奇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的集中注意力,想把它说清楚的心理倾向。应培养少年儿童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确加以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尤其是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要注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都应给予鼓励。

(二)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要鼓励少年儿童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三)培养少年儿童思考问题的习惯,要鼓励少年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对平常事物多观察。其次,鼓励少年儿童评价与反思,要求他们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对照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四)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少年儿童。

(五)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就是信任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应鼓励他们正视反思错误,自我排除障碍,引导其勇敢的面对挫折尝试新的探索,战胜自卑,树立自信。

(六)寓教育与活动之中。生动活泼,新颖独特,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宣传,还能在有趣的活动中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引起某种爱好,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力的培养和教育少年儿童。

教育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学校)两方面。干净优雅的校园,文雅宽敞的教室,清洁统一的校服,摆放有序的教具,无疑使他们受到讲卫生、爱劳动的教育,使他们身心舒畅,精神饱满的学习。社会环境指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如:学生毕业时举行毕业典礼,离校前的最后一次大扫除等这样的场景,孩子们一生难忘。这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又一次告诉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何等的重要。

总之,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进行教育。应坚持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和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少年儿童内部和外部的积极因素,以身立教,对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和教育。

上一篇:中美阅读教学差异表现 下一篇:我的快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