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11 10:19:02

68例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68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参照组行针刺拔罐治疗,实验组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照组的总有效率(70.59%)显著低于实验组(91.12%),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刺拔罐;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骨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1],病痛呈顽固性且易反复发作,致使软组损伤部位功能受限,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带来极大不便。为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应用穴位埋线为我院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软组织受损患者68例,所有患者经诊查均符合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由内脏或骨关节等疾病引起的疼痛。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参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6.1±2.4)岁;病程28d~3.1年,平均病程(1.6±0.9)年;慢性软组织伤部位:颈部13例,肩臂部10例,腰部6例,下肢5例。实验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5±2.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7)年;慢性软组织伤部位:颈部12例,肩臂部9例,腰部7例,下肢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各方面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

1.2治疗方法

(1)参照组患者应用针刺拔罐法。在距离最痛点、最敏感部、条索状或颗粒状结节的3~5cm处取3~6个阿是穴,进行常规消毒,选择1.5寸毫针进行针刺,再接电针仪器,用密波电流,电流强度以患者的忍受程度为准,针刺后将针留在施针处0.5h后拔针,再进行拔罐,反复拔,过20min左右停止,1次/d,连续进行10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暂停2~3d再继续第2疗程。(2)实验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法。先按照参照组的方法选好治疗点、消毒,选取3~4cm长的0~2号医用羊肠线,成功穿进埋线针的针头后,将针锋快速在最敏感、最疼痛点沿皮平穿,待针锋到达最痛点的皮下部位后,将整根针向两周平扫并提拉皮肤,持续3~5min后拔慢慢将针退出,注意控制速度,直至感觉针锋落空方可取出针,并迅速用棉棒或棉球按压针孔30s左右,1次/7d,共进行3次完成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1.3疗效评判[2]

痊愈:疼痛症状消失,损伤部位功能不受限,条索状结节、硬结消失;显效: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损伤部位功能基本不受限,条索状结节、硬结明显减小;有效:疼痛症状有所好转,损伤部位功能受到一定限制,条索状结节、硬结有所减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X2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即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参照组痊愈14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明显低于实验组(20例,11例,91.1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组 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34 14(41.18%) 10(29.41%) 7(20.59%) 3(8.82%) 70.59%

实验组 34 20(58.82%) 11(32.35%) 3(8.82%) - 91.12%*

注: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P<0.05。 讨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机体局部受损,进而促使软组织发生变质。主要临床表现为机体局部隐约疼痛,损伤部位有结节状物,出现软组织功能障碍等。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针刺拔罐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具有活血止痛、通脉络、强筋骨等作用,因而在慢性软骨损伤中有一定的疗效。但该法的操作复杂、治疗用时较长、增加患者治疗的痛苦,且治愈率较低。穴位埋线法由针灸发展而来,是现代物理学与针灸学互相融合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定研究及发展,通过不断改进,演变成现在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重性疗法[4]。穴位埋线治疗中应用的羊肠线属于异体蛋白,埋入穴位后具有软化、液化硬结进而充分吸收,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代谢作用,促进组织更新,此外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疗效作用持久,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有较高的疗效。

本文研究中,对慢性软组损伤患者应用穴位埋线法与针刺拔罐法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34例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10例,其总有效率(91.12%)明显高于参照组(70.5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穴位埋线治疗临床疗效良好,且优势较多,值得在临床上优先推广应用。但主治者在治疗时须准确掌握施针点、施针力度及损伤的具体部位,进而减少治疗无效或感染等现象,提高一次性治愈率。本文研究结果与多数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相符,具有探究及实用意义[5]。

综上所述,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穴位埋线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惠忠,张锦平,肖年生.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1-62.

[2]林晟凯.舒筋丸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1):3-4.

[3]农泽宁.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1,6(5):444-448.

[4]张选平,贾春生,王建岭等.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病种及应用规律[J].中国针灸.2012,32(10):947-951.

[5]柳百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的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58-60.

上一篇:癫痫所致精神病人的护理思路构架 下一篇:张晓春教授治疗卵巢癌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