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廉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1 08:41:39

钦廉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阐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介绍了钦廉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组成以及该模式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供林场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沼气;钦廉林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82-03

Study on "Forestry-Grass-Animal Husbandry-Bioga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in Qinlian Forest Farm

GAN Fu-ding 1 CHEN Zong-fu 2 * QIN Wen-di 1 GU Ke-xiao 2 LI Yong-jiang 1

(1 Guangxi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 Guangxi 530002; 2 Qinli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were expounded.The compositions of "forestry-grass-animal husbandry-bioga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in Qinlian Forest Farm were introduced,and the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produced by this mode were analyz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est farm workers.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development mode;biogas;Qinlian Forest Farm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是以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循环发展模式[1]。生态循环农业则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不断提高太阳能固定率、物质循环利用率、生物能转化率,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的同时,使之达到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资源再生、系统稳定、管理高效、发展持续的目的[2]。

林业是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目前,林产品Y构单一、经济来源渠道少、林业投资期长、收益期短、职工收入偏低是林场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林场长期得林、短期得利,以及提高林业综合效益,近年来钦廉林场探索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林场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利用林下闲置的土地套种牧草,牧草用于饲喂牛、羊,牛、羊产生的粪便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林场生产和职工生活用能,沼液用作牧草及林木的液态有机肥,沼渣制成生态有机肥,用于林木、牧草追肥。该模式使林木、牧草、畜牧、沼气各资源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系统[3]。系统结构合理,资源循环再生,各要素高效利用,增强了林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1 模式组成

钦廉林场实施的“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由林地生态系统、畜牧养殖系统和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3个子系统相互依存,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组成如图1所示。

1.1 林地生态系统

钦廉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林地生态系统主要为林草套种(图2)。林木以桉树为主,小部分为沉香、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林下种植的牧草为桂牧一号象草、南方紫花苜蓿等。林地建有沼肥贮存池,设置有沼液灌溉管网和沟渠。沼气站通过提升泵将沼液泵送到贮存池,经进一步曝气和好氧处理,制成液肥,再通过管网或沟渠输送到林地各处,用作林木、牧草施肥及补水。沼渣有机肥则使用农用车从沼肥加工厂运送到林间地头,用于林木、牧草追肥。在林草套种林,桉树株行距为4 m×3 m,牧草套种在2行桉树之间。目前,林场林草套种面积达1 300 hm2,其中桉树―象草套种林面积1 200 hm2,年收获优质牧草16 万t。

1.2 畜牧养殖系统

畜牧养殖系统包括饲草加工厂、牛羊养殖场等设施。林场畜牧养殖以牛、羊为主,并将传统的放牧散养改为圈养,从粗放型改为集约规模化养殖。林场建有羊栏18 000 m2,存羊5 000只;育肥牛舍6 500 m2,养牛2 000多头;饲草加工厂、青贮池4 740 m2。养殖牛、羊需要的大量饲料,主要来自林场桉树、沉香、降香黄檀等林下种植的牧草。牧草经过粉碎、发酵,加工成牛、羊适口的饲料,大大降低了畜牧草料购买成本。牧草通过牛、羊食用,转化为畜牧产品及粪肥,粪肥、污水经过收集,作为下一系统沼气厌氧发酵原料来源。

1.3 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林场牛羊养殖每天会产生大量粪便、尿和冲洗污水。经测算,养殖场日产牛羊鲜粪60 t、尿35 t、冲洗水25 t。除部分干清粪堆沤后直接用作肥料外,每天尚有近100 t粪污需要处理。为此,钦廉林场建立了以粪污厌氧发酵罐为主体的粪污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图3)。该系统内建有沉淀池、机械格栅集污池、酸化调节池、容积为1 200 m3的CSTR厌氧发酵罐、贮液池、污泥干化场等,并安装有沼气锅炉,建有年产5万t的生态有机肥生产线,沼渣、牛羊粪便作为有机肥的主要原料。粪污经厌氧发酵年产沼气13万m3,用于烧锅炉及职工生活用能,锅炉热水用于牛场消毒及职工家庭洗浴用水。沼液、沼渣经加工用作林木、牧草种植肥料及补水。该系统以牛羊粪污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降低了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2 运行管理

为使“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得到顺利、安全、高效的实施,钦廉林场成立了广西北海钦冠林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项目的运行及管理。沼气站、肥料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有专门的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林木管护、牧草种植、牛羊养殖方面,采用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由公司为职工和农户提供种源、技术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和农户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生态种养,公司再统一回收和销售,构建了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

3 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林下空地种植牧草,实现林草资源共享,不仅增加了地被覆盖保持了水土,保护了林木生物群落及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林地综合生产力。牛、羊集中圈养,改变了传统散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养殖机械化水平,同时便于集中防疫,有效减少牛、羊病菌的传播,改善林场生产生活环境。

将牛、羊粪便作集中堆沤处理,用于制作有机肥,用于林木、牧草种植的基肥。污水进行厌氧发酵,为企业生产、职工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了林区薪柴的采伐量。沼液用于淋草浇苗,沼渣用于制作生态有机肥,用于林木、牧草追肥。长期施用沼肥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地肥力,并且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用肥成本,促进了林木、牧草生长[4]。

3.2 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提高了林地单位生产力,新增产值3万元/hm2。加上木材生产、畜牧产品出售、生态有机肥加工等,项目已实现年经营收入2 300万元,职工年均增加收入6 000元,实现了林场长期得林、短期得利、以短养长的目的。

3.3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除了解决300多个林场职工及家属就业外,还吸收了100多个附近农村劳动力进场从事林草种植抚育、畜禽饲B、牧草收割、饲料加工、肥料加工等工作,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解决了农村剩余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林场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通过引进良种牛、羊,建立规模化良种示范场,加快了良种繁育和推广,促进了当地畜牧业和林下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对优质牛、羊肉的消费需求。

另外,“林―草―牧―沼”四体循环联动,也拉动了林场周边林草套种以及畜牧养殖业、肥料产业、沼气产业、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4 结语

实施“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钦廉林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钦廉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成功的,达到了以牧补林、以林促牧、林牧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钦廉林场“林―草―牧―沼”发展模式的实施,体现了生态循环经济理念,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林场经济效益,促进了林场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场“林―草―牧―沼”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从钦廉林场的实施过程来看,前期投入较大。项目正常运行后,生产成本会有所降低。部分林场职工从营林工作转到畜牧养殖,也需要一个学习培训及熟练的过程。各地在借鉴和运用该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得良好效益。

5 参考文献

[1] 张正旺,王荣富,阎长明,等.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459-1462.

[2] 秦国栋,楼平,王志荣,等.大中型沼气工程自动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 程亮,胡伟礼,余玉珠,等.钦廉林场谱写林下经济新篇章[J].中国林业,2012(2):24.

[4] 杨恺林,李秀忠.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研究概述[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6(2):19-21.

上一篇:滨海县盐土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下一篇:玉米新品种新单38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