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11 08:25:4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摘要:以建筑工程创新管理为核心,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现状,合理调整了建筑工程结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整合了组织机构,通过这种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来增强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控制建筑项目管理的成本支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传统管理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建筑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项目管理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建筑项目的管理要求与特征,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管理与创新完全有必要的。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当结合项目工程的内外条件以及建筑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经营运行的客观规律,优化工程的生产要素,调整工程的组织机构,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支出,增强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项目管理的理论,对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向进行改进,改善了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绩效评价方式。

1.建筑项目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工程的管理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与资源的情况下,完成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与管理目标,项目工程管理具有唯一性、特殊性、一次性的特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根据业主的使用功能指标,建筑工程的施工结果应当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建筑工程通过一定的投资额以及固定的工期来实现的。建筑项目创新管理是以造价成本、工期以及质量为管理对象,主要通过对体制、管理规律、组织进行调整,以及对项目体制、施工的组织形式、手段以及方法进行创新。

2.调整建筑工程的传统管理模式

2.1工程管理的调整方向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构建具有符合市场、弹性生产以及结构刚性等特点的工程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工程传统管理模式中,建筑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符合建筑工程的生产规律与特点,因此建筑工程应当构建满足建筑工程与生产经营特性的组织机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全面治理,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形式能够符合建筑工程客观活动规律。

2.2调整组织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的主要组织形式都是采用直线职能的整体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工厂直接生产,不符合建筑企业的施工要求。因此构建符合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满足弹性生产的要求。施工企业的作业职能与施工管理应当明确分离,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将施工任务进行合理妥善安排。

(2)满足结构刚性要求。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将及时与业主单位签订建筑工程的承包合同,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同时还应当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是跨地区进行的,因此直接集权的组织管理体系,直接影响了项目决策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也极大增加建筑工程的管理成本。除此以外,设置的组织机构应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因此施工企业组织机构满足结构刚性要求,适当将权利进行下放,构建权责分明,具有刚性与机动的组织机构。

(3)满足行政成本控制的要求。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行政费用支出成为了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成本支出,在组织机构调整过程中应当满足行政成本控制的要求。

2.3 管理观念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过程中,首先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观念进行创新,由于项目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主体,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责任的承担者,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进行创新,直接推动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创新,施工企业从而形成换人不换理念的企业文化从而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创新提供较好的工程环境。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过程中,妥善协调工程项目的多重矛盾目标联系,施工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发展以及生存的空间,落实与确保与业主签订合同中的协定,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定科学的工期目标、成本目标以及质量控制内容,处理与协调好三者的统一与对立的关系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预定目标值过程中,不可能将三者的目标值都能达到最优,因此在确定计划目标值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他目标因素的影响,比较与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实现三者目标的最优。在对管理观念创新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安全可靠性和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建筑工程系统进行优化,制定目标计划值的评价原则,制定最终目标设定值使得建筑工程达到优质层次,让社会、业主满意,为施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2.4 科学制定建筑工程进度方案

建筑管理体系中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项目工期的主要参数,同时也是制定其他计划的基础条件。采用网络图进行编制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是一大创新亮点,能够将建筑工程作为整体,把建筑工程中相关参数通过网络图的方式来进行表示,通过对时间参数与分析图形的计算,预先将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度进行计算,对安排的目标参数进行统筹优化,使建筑工程能够根据既定目标进行施工,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建筑项目高速、经济、优质。

2.5 绩效评价

完成工程项目后,要进行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建筑工程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能够积累项目管理经验,确定绩效评价,同时对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起指导与参考作用。建筑工程的绩效评价具有全面性、量化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不能以单一评价目标为原则,一旦过分重视质量并不考虑项目成本与工期,或为了缩短工期并不考虑成本与质量等评价方式都是不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工程目标的情况下,以消耗最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大的回报,绩效评价要以此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3.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意义

在承包与招标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的市场竞争,通过了三十多年的洗礼,社会群体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创新意识以及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打破了人们传统的要、靠、等的思想禁锢。项目管理创新模式要求施工企业构建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而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完成,是协调建筑工程与企业的关系是核心,施工企业与建筑工程的关系不明、责任模糊,缺乏激励制度等因素,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实施,通过创新模式推动建筑的工程管理模式符合企业现代的发展要求。

除此以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的模式创新满足建筑市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需求,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恶意压标、骗标、恶意竞争等现象。由于业主单位处于买方市场,签订的合同中出现不合理的要求与条款,导致施工企业处于被动的状态,同时监理、设计单位按照合约条款履行职责,因此常常出现职能错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建筑经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创新,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则要求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只有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与完善,才能建立实力强劲、精神团结的管理团队,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从而才能够创造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宾能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

[2]黄义明.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3)

[3]刘天来.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10)

[4]运乃建.浅谈中国建筑模板行业的企业管理创新[A].2007年中国模板协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7.

[5]张恒.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2)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针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