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差距,实施分层英语教学

时间:2022-10-11 08:20:31

重视学生差距,实施分层英语教学

摘要 解决学生间英语学习的悬殊差距,首先要了解学生,寻找差距原因,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其次根据学情把将现有的教材合理调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派不同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讲解和布置作业也要分层对待,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习差距 分层实施

英语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语言环境的局限性,以及整班同一尺度、方式的教学,都造成了学生间悬殊的差距,给教学带来极大困难。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教师要多方人手,重视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一、了解学生

学生存在着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程度的不一致。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分别处于怎样的学习状态有所了解。

首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入手,寻找造成学生现有学习状态的原因。其次,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仔细观察寻找差异的根源:哪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注意力集中,对教学内容能够作出快速反应;哪部分学生按部就班,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哪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不知所云;哪部分学生即使再认真也很难接受教学内容……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就很容易把学生分出不同的层次,在备课与教学时就能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跟上”。

通过全方位的观察,我把我班学生分成四种类型:①除接受书本知识外,能够做出一定延伸的;②能较轻松接受课本知识,但拓展延伸方面欠缺的;③经过反复指点、多次复习能接受课本知识的;④经过努力也无法接受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生。根据这些情况,在备课时,我在教学内容上作了相对符合各类学生实际的安排。

二、活用教材

老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恰当的改变。有时候,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安排先教单词;有时,会安排先教课文;有时,会单词课文穿插着教;必要时,甚至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来教。另外,也不是死板地照本宣科,而完全依据学生能掌握的程度进行设计。

设计4A“Unit4 Buying fruit”的教学方案时,c部分的句型主要练习“What are these/those?”课本上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反复练熟句型就可以。但其实这样的要求只适用于后面几类学生。对于第一类学生来讲,要求就明显偏低。因此,除了基本的要求,我安排了句型的拓展练习,让学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编写成完整的对话,并且利用课堂或课后表演进行巩固。这样,有能力的学生就会把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来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经验。

三、分层实施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不管设计如何精良的课,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课堂上实施。

首先,我按上述的层次把所有的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分派不同的任务,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Unit4 Buying fruit”C部分的句型练习,第一类学生组成的小组按照提供的材料自由编对话;第二、第三类学生组成的小组以练熟基本句型为基础,对能进行扩展的给予表扬、鼓励;第四类学生组成的小组则以练会句型为目标。任务布置下去,人人都有自己容易实现的目标,这就避免了以往同一标准下学优生无所事事、学困生不知所云的局面,教学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

其次,注意做到对第一类学生少讲多练。因为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时胜过成年人。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独立学习,老师做好指导工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对第二、第三类学生,则必须精讲精练。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适当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第四类学生,则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三,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习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要做所有的英语作业。机械抄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必需的,这部分学生通过反复抄写能掌握一定量的单词。但是,另一部分学生经过课堂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单词句型,就没有必要在机械抄写上再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如让他们把这部分时间用在更深层次的学习上。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我通常只要求第一、第二类学生完成,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对其余学生则要求把重点放在基础性的练习上,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第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学生互相帮助,互有启发。几乎每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都有一个“小师傅”,他们组成互助小组。“小师傅”肩负着指点、检查的重任。同时,随时向老师报告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和学习进展情况。不同小组间相互交流成功经验,相互比较,竞争“优秀互助组”,在竞争中共同进步。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学生成绩。

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得。因此,只有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新课程标准,同时创新教法,才能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上一篇:对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认识 下一篇:用故事演讲方式推动语文课堂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