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课堂的设问技巧

时间:2022-10-11 07:49:35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的设问技巧

摘要:在新课改下,要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掌握正确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进行有效设问的教学技巧,旨在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设问;新颖别致;趣味性;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好问

新课程改革要求“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从课堂设问开始。眼下我们学校对课堂教学提出了“121”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形式下,为了克服教学内容多、容量大的特点,精心选择围绕核心目标的课堂设问,尤为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学活动应注意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运用物理知识。在物理课堂上,有效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能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一、新课引入设置问题要新颖别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课必须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导入会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正课内容奠定基础。

而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是他们本身“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进行,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可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埋伏“陷阱”,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如在上《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时,笔者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用复习旧知识提问引入,也没有采用新知识问题引入法,而是用了看学生们是否善于积累知识的提问方式。笔者是这样问大家的:“同学们,至今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苹果是哪三个?”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有急于在课本上找答案的,有在议论的,你一句我一句地就把三个苹果讨论出来了。在学生们兴趣极高时,笔者趁机引入新课教学,说道:“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敲醒了牛顿,最后一个苹果握在乔布斯手里。这三个苹果说明了人类、科学、科技的结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敲醒了牛顿的那个苹果,即《万有引力定律》。”

又如,在上《内能》的导入时,笔者一上课就直接利用生活知识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流星吗?流星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利用唯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提出“让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高空飞过的流星具有什么能?飞过的流星发热发光,温度很高,还具有很高的什么能?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从而让学生带着谜团进入新课。

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学生还会被教师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从而“信其师、亲其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设置问题要有趣味性

在物理课堂上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既时尚又有趣味的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觉或视觉刺激比较新颖,就能引起他们关注的兴趣。在配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特征提问时,把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为引导学生思考的动机。而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

比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节中,笔者借用了单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将小球拉开一定的角度,然后请一位学生将自己的鼻子靠近小铁球站好不动,但还未释放,这位学生已开始“逃跑”,其他学生哈哈大笑。而笔者依旧拉住小铁球不动,并问:“释放后,小铁球回来时真的会碰鼻吗?”很多学生立场非常不坚定,有少数学生回答说“不会”。到底会不会呢?最后有一位立场非常坚定的男学生给大家演示小铁球回来时并不会碰鼻!为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被一下子激发出来。而且又带出了几个相应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获得了相关知识,也体验了探索的快乐,从而使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因此,课堂提问恰到好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探索,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同时,笔者越来越觉得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提问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在实际教学中提问得当,才能吸引学生。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就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设置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来自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学习情境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注意到问题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时,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把学生猜想的几种结果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验证结论教师应鼓励几位后进生回答,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大多数后进生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活动后,都能正确的回答该问题(电压表和电路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无限大,无论滑片P怎样滑动,电路中的电路都接近于零,因此,电流表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压。)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学生的回答,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学生创新的潜能,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如图2的问题让全班学生思考、讨论,图2比图1增多了一个电阻R2,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又如何变化?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提示,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问题。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很多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相关知识,迫不及待地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每一部都获得学生的赞同与喝彩,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虽然没有一种提问方法能适应所以情况,但是好的方式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急促地迈向结果。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中,笔者这样提问:“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天平称量。接着笔者又问,“如果是地球呢?”学生的心猛地一震,接着面带困惑。笔者说自己能称出地球的质量。这时,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小声嘀咕:阿基米德也不过是假想着把地球撬起来罢了,我们竟然要称量?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在笔者的引导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四、课堂设置问题要激发学生好问

1.创设情境设疑激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布设疑点,激发学生提问。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要想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情境,布设好疑点,上课时学生就会生疑而问。

2.模仿科学家会提问

提问题,要有疑而问,勿要盲目而问。在生活中看到了一些现象,自己的知识又不能解释,此时要问;在课堂上,听不懂时要问,做实验或者在观察实验时,有新的现象发生时要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问等等。也就是说,提问题,要敢问,但不可能随便问。这一点,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观察现象提问题的精神。

比如,牛顿在林间散步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牛顿的头上,这时,牛顿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亮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后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堂里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摆动,伽利略被吊灯的节奏吸引住了,他仔细观察,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完全相同,于是提出问题:假如吊灯摆得更高一些,每次摆得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通过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可见,科学家们观察细致,所提问题,具有可探究性。作为学生要喜欢观察,喜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像科学家一样,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和学生的认知情况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进行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置能赢得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上一篇:柴平左金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