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活”字

时间:2022-10-11 07:40:42

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活”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虽是一句古老的话题,但无论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年代,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说法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新教材实验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在当前课改实验之风日趋浓厚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乃至作业设计与批改,都应体现一个“活”字。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方法要活

教法灵活也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法。要做到教法“活”,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三多”,即:

1.多放。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课堂要留空白。”“老师请你等一等。”作为一种教学艺术,“留空白”。“补空白”与“等一等”讲究的是适时智谋地留点“空白”、“休止”给学生,以利学生再加工、再创造。这样做不但体现了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可以说也体现了一种尊重,一种为学生创造同等学习机会的权利的尊重。全国知名教师潘小明曾这样描述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历程:讲不清讲得清不讲清。这个历程足以说明多放对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2.多自学。数学教学不宜故弄玄虚、拐弯抹角。特级教师邱学华曾说过:“要让学生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当然,自学时最好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养成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为自己课余更进一步的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3.多尝试。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倡先让学生尝试,这样,学生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可能会尝试出多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再针对学生尝试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精讲、点拨,学生自然会一点即通。

二、教学内容要活

邱学华曾说过:“过去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三大弊病,内容太多,起步太快,要求太高,结果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在素质教育下,我认为教学内容也要活起来。教者不可拘泥于教参规定的教时数,去按部就班地完成授课任务。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弄懂、弄明白为止。为此,我们平日应依据实际情况(学生基础、接受能力等)而决定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不可教条,一味地成为教参的机械执行者。

三、教学手段要活

钱学森曾指出:直观性教学是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我们知道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是“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现代手段的广泛运用之外,还要注重学具、教具的使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直至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笔者认为,这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表现,也可以帮助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面对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秘。

四、课堂气氛要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真正有了兴趣,才能使气氛变活跃起来,师生才能配合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乐所产生的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为此,教者要尽可能通过引人入胜的导入、系统而生动的精讲、高超而灵活的教学技艺以及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要想真正活跃起来,除了激发兴趣外,我认为更重要的还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时间要放给学生,要求教师上课做到“三不怕”,即:一不怕乱。要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因为学生的自主活动、积极讨论、互相争辩本身就是在探求知识。二不怕问。教者要勇敢地接受学生的质疑,哪怕是一些题外话,要成为问不到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解答他们想知道的一切。三不怕偏。要求都是在学生思路出现偏离或“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作指导性讲解,这种讲是激趣、引导和点拨式的精讲,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五、作业设计与批改也要活

作业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因此,教者在练习设计中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意题型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以达到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恰到好处地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在设计时还要注意分层设计,不搞齐步走,也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基础,分好、中、差三层,分别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供三个档次的学生练习,以达到保优、提中、扶差,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作业的设计要活,作业的批改也要活。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摸索,笔者认为,作业的批改应改变传统教师单纯的“√”或“×”,而将作文批改的方式(加眉批、尾批)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之中。即在错题旁指出错误原因,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错误的缘由;同时加以赏识性的尾批,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笔者认为,在精讲、多放、多自学、多尝试的情况下,应提倡数学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阅。

小学数学课改实验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气氛、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只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趁课程改革实验日趋强劲之风,坚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民主和谐教学实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