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凯利

时间:2022-10-11 07:26:25

7月18日,在英格兰牛津郡的一片安静的小树林中,人们发现了一具趴卧的男尸。次日,警方证实,死者正是7月17日失踪的英国科学家戴维•凯利(David Kelly)。凯利是以割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他的选择有些出人意表。 他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夫妻共育有三个女儿,不久后将会有外孙。他热衷园艺,且作为虔诚的巴哈教教徒,他要找到精神慰藉并不困难。

凯利生前曾是英国国防部首席科技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秘书处的资深顾问、英国外交部防武器扩散机构的高级官员、1994年~1999年联合国生化武器核查小组高级顾问。1991年海湾战争后,凯利先后36次进入伊拉克核查生化武器情况。

凯利对伊拉克是否拥有生化武器、运载这些武器的远程导弹以及秘密核武器研究项目等情况十分熟悉,多次参与起草英国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报告,在美英打击伊拉克的整个决策过程中,得以进入英国国防部相关问题决策层,对英国军方的很多伊拉克决策内幕非常清楚。

凯利之死,正是缘于他的这种经历;而此时此刻他的死,更在英国掀起了一场“政治飓风”。

2003年2月,凯利曾在一家咖啡店约见了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恩(Andrew Gilligan),话题是即将发动的美英联合“倒萨”行动。5月22日,两人又在伦敦另一处见面,这时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

5月29日,BBC电台第四台播出一条新闻,称一位匿名、可信的英国情报官员暗示首相布莱尔的新闻主管坎贝尔(Alistair Campbell),去年9月曾授意在政府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文件中“添油加醋”,塞进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

6月19日,该消息的记者吉利恩向英国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提交证据,要求调查政府是如何引导英国走向战争的。6月25日,坎贝尔否认制造假情报,要求BBC道歉。7月7日,外交事务委员会称坎贝尔没有制造假情报。7月9日,国防大臣胡恩(Geoff Hoon)致信BBC,要求知道谁向BBC记者透露情报的情况。

吉利恩的报道引发了英国政府同BBC之间一场恶战。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凯利主动站了出来,承认自己曾同吉利恩谈过话,但否认谈及情报夸大一事。随即,凯利面临各方调查和质询,面对非常大的压力。

凯利曾深信国防部会替他“出头”,但结果盼到的却是国防部决定公开他身份的电话通知。英国政府确认凯利就是向BBC透露政府夸大伊拉克武器情报的人。凯利感到了“背叛和失望”。

在BBC与布莱尔政府的大战中,最后的胜者只能有一个。更可能的结局则是两败俱伤。对英国政府而言,凯利之死所引发的问题和令伊拉克战争合理化的错误情报,无疑正使布莱尔政府陷入自1997年工党当选以来最严峻的政治危机;而对BBC而言,代价可能也会极为惨重――这个有着76年历史的广播公司素来以“消息准确”而享誉世界。

目前英国首相已委任了法官赫顿勋爵(Lord Hutton)对凯利的死展开调查。在调查有所进展前,对任何一种结果的猜测都只是猜测。然而,现有的各种零碎信息都凸现出了事件的核心问题――到底是谁,或者说是什么力量迫使凯利在7月17日那天下午踏出他在牛津郡的家,越走越远,直至结束自己的生命。

首先,我们要拷问的是BBC。 BBC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凯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级情报人员”,而只是一个附属于国防部的科学家,负责为情报机关提供关于生化战的信息。第二,在他们消息之前,没有给政府适当的机会去否认吉利恩对政府所提出的指控,这并不符合记者正常的操作规范。

但至于问题的关键――凯利是否真的对吉利恩说了那些话,就不是那么清晰了。恐怕现在,这个BBC记者已是世上惟一知道事实真相的人。

如果把凯利的名字公之于众的举动真的为这位科学家带来了致命性的重创,致使其最后要以自杀收场,那么政府无论如何也该对他的死承担部分责任。

而政府的错还不仅仅在于把凯利的名字公布出来。布莱尔的新闻部长坎贝尔正在处心积虑,把公众的注意力都引导到BBC和吉利恩身上,而使他们忽略追究更为严重的问题――虚假的军事情报是如何被用来使英国对伊出兵正义化的。

至于坎贝尔个人在事件中所充当的角色,至今并不明朗。然而,作为布莱尔的心腹,坎贝尔可能会在稍后被迫辞职。如果他真的辞职,英国媒体倒是会拍手称快。几乎是自布莱尔入主唐宁街之日起,坎贝尔就软硬兼施操控着媒体,或以为采访高级官员提供方便作诱,或以煽动公众批评和剥夺采访机会相逼。那些常出入政府大楼的资深记者都有同感:真相在政府的新闻中已不再重要,政府的新闻机器自鸣得意的是他们把真相重新包装在夸夸其谈当中。

最初这一招似乎卓有成效:布莱尔在媒体那里得到了英国新首相从未得过的善待。但是这些年来,民众已经看清了坎贝尔惯用的"弄虚作假"手法,并且对之深恶痛绝。这种手法也已适得其反,使政府信用尽失。混淆公众视听,使民众难以对他们选出的领导者的所作所为作出判断。凯利事件及其反响,正是这一情势的新注脚。

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驻中国记者

上一篇: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下一篇:也谈“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