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的创新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11 06:02:23

浅析高中物理的创新素质教育

摘要: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继承传统教育美德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素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19-01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对人才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改变以往过分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将素质教育目标纳入教学规划、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充分提炼物理课程中的素质教育点,广泛收集与物理课程相关的素质教育素材,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物理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及现代生活的影响等纳入课程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物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努力实现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双重目标。

1.创新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1.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积极学习过程是创新,学生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新做准备。同样,学生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形成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意识。

1.2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智力不完全等于创新能力。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甚至与孤独,其创新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1.3培养创新性学习习惯,形成灵活创新思维。学生学习应从重复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不只学习书本知识,而应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所学知识是如何发现和形成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并养成创新性学习的好习惯。

1.4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

2.高中物理拓展素质教育的内容

2.1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物理学中隐含着大量朴素而深刻的科学思想,体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科学探究方法,如科学提问、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归纳与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物理学中体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学本身,还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而且对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类问题都有着普遍的适用性。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物理思想的形成,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按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2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牛顿、伽利略、爱迪生、爱因斯坦、法拉第等80多位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真理、勇于捍卫真理的求真精神,百折不挠、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超越自我、超越现状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高尚情操等,都是融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很好的素质教育资源。在物理教学中,适当介绍相关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在学生中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3科学的世界观与自然观。物理学以极其丰富的事例揭示出物理现象中的对立统一及互相转化、量变与质变、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特殊与一般、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辩证关系,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宇宙观、物质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更好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纠正以往单纯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偏向,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和人类与环境高度关注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3.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通过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首先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它可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应结合物理现象和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构建,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和想象,培养建立物质空间位置关系的能力、形成物理图景的能力及构想理想化形象的能力。另外课堂演示实验,它不仅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概念、掌握定律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机会。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实效、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中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并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典型性和直观可见性,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养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良好观察习惯,形成边观察边思考、记录,并在观察基础上勇于创新的习惯。

3.2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了增强实验课的创新教育功能,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及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应适当增加探索性实验,开展实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和创新能力。重视实验误差的初浅分析,培养学对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增加实验练习,加大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物理思维方法,培养个体创新能力。

3.3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习题课教学不拘于形式,讲究灵活多变,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如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变,可以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一题多联,可以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逆向分析,可以学生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整体研究,可以学生培养全局思维能力;多解择优,可以学生培养收敛思维能力;通过评题,可以学生培养科学的怀疑思维能力。

3.4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和记忆能力。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纲要图示网络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彼此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以此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括、联想、记忆能力。

3.5课外物理科技活动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物理科技活动,它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丰富多彩、有趣等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新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操作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中物理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实施素质教育意义深远。高中物理课程拓展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充分发挥高中课程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体现物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