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地区破损表层土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措施

时间:2022-10-11 05:43:00

摘 要:该文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对塞罕坝区的影响,造成表层土破损形成成原因,并从生态的角度提出破损区植被恢复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土造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等。以期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表层土;植被恢复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2-02

塞罕坝机械林场始建于1962年,1993年以林场为主体成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面积9.4万hm2。50a来,按照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总思路,经营活动卓有成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养殖业等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比如岩石边坡和采石坑的形成;加之天然降水的侵蚀,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剥离表层土,严重毁坏了原有的植被。本文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对该区的影响,造成表层土破损的形成原因,并从生态的角度提出破损区植被恢复的措施,为今后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1 塞罕坝概况与表层土定义

1.1 基本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属冀北山地与蒙古高原交汇区和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西与御道口牧场相邻,东、南与围场县的姜家店、新拨、宝元栈、哈里哈、大唤起、棋盘山6个乡(镇)相连。境内由坝缘山地、高原丘陵和曼甸组成,东部北部多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地势平坦,南部为坝缘山地,山高坡陡。海拔1 010~1 940m,平均坡度在20°左右。

塞罕坝属温带寒温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短,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多且大,易春旱,生长期短。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43.2℃。无霜期短,不稳定,年均67d,在植物生长季节常有霜冻发生。年降水量530.9mm,6~8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年降水量的67.6%。年均降水日数134d,年均积雪日数169d。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7d,最多年份达114d,最少年份48d,以西北风为主。境内有吐里根河、撅尾巴河、羊肠河、阴河、伊逊河、百岔河、如意河等,是滦河与老哈河上游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分别属于滦河与辽河水系。水源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广泛分布着沼泽地和小溪,溪流如织,有多处湖淖分布,水源比较丰富。而西部多为半固定沙丘,则水源比较缺乏,沙化严重,植被覆盖度小,水土流失相对较重。

1.2 表层土定义 (1)表层土是指自然形成的土壤表面一定厚度的土层。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含有大量植物生长的痕迹,如植物的根茎、种子、植物未分解残体和植物根系的分泌物。从外观上看,有很多微小空隙,适合植物和微生物生长。(2)水蚀是指以水力作用(降水、流水)为主要外营力的地区,由于人类强度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植被条件,从而加剧了降水、流水对地表的冲刷、侵蚀和破坏作用,造成地表水、水资源较大损失和破坏,使地面,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生产能力的过程。

2 表层土破损原因

2.1 天然降水侵蚀 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7.6%,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加之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冬季积雪时间长,融雪量大,多数以沙壤土为主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水蚀现象,大面积裸沙面,形成长期的侵蚀地貌痕迹,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常常不能得到准确的估量而为人们所忽视。

2.2 牲畜践踏 塞罕坝地区位于围场县境内,与6个乡镇相连,而围场县畜牧业发展较快,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大量的畜牧养殖户涌现,致使载畜压力增大,过多的牲畜终年啃食、践踏,对森林-草原过渡区域的利用强度远远超过负荷量,植物生长、发育、更新受到抑制,自我维持机制失调,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另一方面由于牲畜的长期践踏,必然破坏表土层。表土层的破坏很容易引起风蚀,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2.3 人为干扰 随着林业生产、护林防火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交通条件不断完善,通车里程达到411km,其中沙石林路里程达到283.8km,占总里程的69%,而林路的建设修复所需的沙石多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这种取材方式对山体表层的破坏性较大,造成大面积的山岩,易诱发山体滑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3 植被恢复措施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减少人为活动对表层土的破坏,需要制定相应政策进行调控。一方面科学划定畜牧养殖区域,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与地区载畜量相适应,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引导农民将畜牧 “放养”改为“圈养”;另一方面增加林地临时使用的申报审批手续,控制开山采石行为,建立林地恢复机制。

3.2 改土造林 对于旅游沿线的关键点,破坏面积小、深度退化、土壤较少、自然恢复潜力较差的地段进行客土造林。选择适宜的物种及营造方式,加快植被恢复以及物种多样性的演替进程和提高群落的稳定性,促进植被恢复。

从自然条件看,存在如基岩、土体浅薄、土壤渗透严重、保水性差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是植被恢复成功的关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所选植物种应具有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及改土作用强的特性。并尽可能选择乡土植物种和在本区已引种成功表现良好的树种,如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白榆(Ulmspumi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黄柳(Salixgordeje-vii)等。这些植物种不但抗逆性强,而且改土效果明显。通过栽植这些植物,一方面林木凋落物腐烂后可改良土壤;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发达,茎叶繁茂能够减少沙地水蚀、风蚀的产生,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3 加大封山育林力度 符合封山育林条件或难以进行人工造林的山地、陡坡及岩石地,由于土壤很少,土层瘠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的地段,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提高乔灌草藤覆盖率,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封山育林方法成本低,只要严格执行牲畜不能进入的规定,经封育可达到植被恢复的效果。尤其在附近有种质资源的地带,依靠天然落种再进行封山育林,促进植被恢复速度,使其更快的向生态稳定的地带性顶级群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明浩,杨洁.鄱阳湖沙地植物调查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2,43(20):70-74.

[2]符亚儒,张继平.陕北沙区煤矸石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5):178-183.

[3]周小舟,蒋宣斌.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体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34-236.

[4]闫野,李富平.尾矿库无覆土植被恢复适生植物筛选试验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6:17-19.

[5]魏天兴,赵健.退耕还林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1):1-6.

[6]齐雁冰,常庆瑞.荒漠化土壤对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3):180-185.

[7]周金顺,俞然刚.岩质边坡表层土及植被恢复方法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1,9:80-83.

[8]梁彦兰,佟艳.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3):170-173. (责编:徐焕斗)

上一篇:灌云县夏玉米“2+X”肥效试验 下一篇:五虎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构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