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幸福课构建研究

时间:2022-10-11 05:07:03

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幸福课构建研究

摘 要: 在“幸福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十分丰富而实践探索相对薄弱的当下,本文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的幸福课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石,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准则,借鉴国外幸福课的已有成果,对面向高校研究生的、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体系做出一些积极有益的分析及思考,期望能引导高校教育工作者加深对幸福教育的认知,加快研究生幸福教育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高校研究生 幸福课 幸福教育

1.引言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对幸福的理解及实现途径的认识方面急需得到教育与引导。

一般而言,幸福观教育是将幸福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内容,以培养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主要讲授幸福观及获取幸福的途径与方法的教育,即“教幸福、学幸福”。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心理健康,注重通过幸福课进行获得幸福的知识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从而使受教者成为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了解幸福、懂得如何实现幸福,拥有积极情感体验能力的人[1]。

就研究生而言,加强幸福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仅有助于研究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研究生就业与创业,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

2.相关概念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和标准,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不同的幸福选择在现实中的反映构成幸福观的内涵,幸福的含义和价值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幸福观。要研究幸福观,首先必须对幸福的研究加以梳理[2]。

幸福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西方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阐释关于幸福的不同观点。其中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英国哲学家贝兰特・罗素的《幸福之路》、英国哲学家詹姆斯・爱伦的《幸福的蹊径》、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的《幸福之源》、法国阿兰的《幸福散论》、英国弗格斯的《幸福的终结》等。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研究,如孙英的《幸福论》、陈瑛主编的《人生幸福论》等。对于幸福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孙英的观点:“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重大目标得以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完善的心理体验。”[3]

幸福观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幸福的各种观点的教育活动,以至于受教育者能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幸福观,是一种培养自由人格的教育[4]。即要让个体学会正确处理幸福与痛苦、个人与社会幸福、当前与未来幸福、创造与享受幸福之间的关系[5]。

幸福观教育在课程建设领域的最佳实践是“幸福课”,也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幸福含义、知道如何并学会创造幸福、提升幸福指数的课程。

3.相关研究

本部分主要从与幸福教育密切相关的幸福观教育和幸福课教育两个层面展开。

3.1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范双利等W者认为幸福观教育应包含精神、过程、社会、德福一致幸福教育四方面内容[6];王良玉认为应包含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理财教育、理想教育等特殊内容[7]。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还增强了幸福观教育的可行性。

关于幸福观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鄢永慧等学者都认为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对人生幸福和幸福观的教育或直接缺失,或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和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些教育内容即使涉及了幸福观,也只是一语带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部分研究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扭曲幸福观的重要原因[8]。吴璇认为幸福观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生活存在距离,幸福观教育内涵缺乏明确的定位,与德育关系扑朔迷离[9]。

3.2幸福课研究现状

“幸福课”在高校的实践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的。1970年,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率先开设与快乐和幸福相关的课程。之后,英国威灵顿公学、哈佛大学也加入这个行列。随后,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效仿,幸福教育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其中以2006年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博士开设的“幸福课”效果最好。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以锻炼、反思、记录、冥想等有效且易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幸福的方法,成为2006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随着我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幸福课”特别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课形式的幸福课程正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2008年3月浙江大学试水幸福课程,浙大心理学会探索性地向广大学生推出了一门教学生“幸福”的选修课―“幸福课”;2015年9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举办了“梦想成真,幸福人生”的大学生幸福讲堂入学教育,将幸福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让新生入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

目前,相关研究基本都是从理论层面研究幸福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幸福与教育的关系等,对于实践层面的“幸福课”本身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除杨宇然对幸福课的定位、理论内涵、内容构成的论述[10],冯芳对高校设置幸福课的可行性路径的论述[11],苗元江对幸福课的任务、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论述[12]外,直接针对幸福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的专项课题和成果非常少。这些为数不多的有关“幸福课”的研究仍然偏重 “人”或幸福理念,关注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老师愉快地教,而非“课程”构建本身,在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远没有达成共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

总而言之,国内对于幸福观教育的理论探讨已比较充分,但对于幸福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即“幸福课”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十分薄弱。欧美高校在开展幸福课方面的主要做法、创新之处和基本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幸福课提供参考。为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顺应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幸福教育”相关课程的潮流,结合研究生的时代特征、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借鉴国外幸福课的实践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民情和价值取向的幸福课体系。

4.面向高校研究生的幸福课的构建

幸福观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对幸福的理解会折射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研究生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面临冲击,有一部分研究生对幸福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而非理性上,价值判断上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了他们追求真正的幸福。

为改善现状,本文从完善教学目标、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学内容等途径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石,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根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立足实践活动开展幸福观教育,以引导研究生顺应时代需求,树立主张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享受与劳动、索取与奉献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并在实践中培养创造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在生活中培B感知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从而自觉将创造、追求和谐社会中的幸福作为自身的行动动机、理想目标、价值取向和生活意义。

4.1完善教学目标

幸福教育核心是解放和激活,一方面解放人的思维和心灵,引导研究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另一方面激活研究生对幸福的追求,使之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认知的收获,还应涵盖其他情感相关的目标,如压力释放、意外惊喜等,从抽象的书本知识延伸到研究生实际学习、生活当中。

4.2拓展教育途径

就研究生而言,科学幸福观的树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导。然而现实中,这些课程不仅缺失幸福教育内容,还往往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善现状,促使研究生树立崇尚责任和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可通过以下途径:

4.2.1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课

与以往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分析人类幸福观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劳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并发展着的辩证唯物主义幸福观。作为全面的、科学的幸福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课程,不仅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还有助于增强研究生对幸福观形成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吸取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先进经验,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4.2.2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

幸福与德育密切关联,缺少了幸福教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也是注定不会有实效的。突出德育对研究生物质观、利益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融入德育教学目标中,自觉地把研究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坚持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在德育方式上,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2.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幸福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关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贯穿幸福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这个社会朝着幸福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幸福观教育,应成为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任务,同时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功能作用。融入幸福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关注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成长,引导研究生在追求、享受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和追求幸福,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4.2.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点

21世纪初,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心理健康与幸福正式纳入教育领域。各级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系列课程为幸福课的开设做了理论铺垫与教学准备,但幸福教育涵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让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感知幸福、创造幸福。

4.3丰富教学内容

幸福课在内容的选取上,以关注人类幸福的积极心理学为主,同时广泛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乃至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4.3.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思想为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包括人生哲学、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生智慧,其中有很多对幸福的追求与思考。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对幸福的最朴素的需求和表达。此外,有儒家“内圣外王”“仁者爱人”的理念,佛家“无执解脱”“灭欲修心”的修炼之道,道家“清静淡泊”“返璞归真”的境界等。以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石构建幸福课,不仅能体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还能提高幸福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研究生对该课程更有认同感,从而更好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

4.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在“幸福课”教学中,积极引导研究生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中,引导研究生树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幸福理念,明白“国强则民富、社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道理,将个人幸福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幸福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幸福梦与“中国梦”“民族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做到既重视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与发展,又兼顾个人发展与幸福[13]。

4.3.3以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作为重点内容

研究生幸福教育应当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人生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抽象思维所需要的诸如“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又包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诸如“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强大的抗挫折能力”、“感恩的心”等非智力因素,而能否感知幸福更多取决于后者[14]。

基于沙哈尔提出的“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理论,研究生幸福观教育不仅要侧重客观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幸福的获得奠定实实在在的基础;还要侧重主观世界的改造,优化研究生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故而,从内容上看,幸福观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重视感恩教育。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增强大研究生的幸福感,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可以开展类似于感动中国的主题活动,树立典型模范,让研究生找回自己不曾珍惜和感受到的幸福,从身边找到幸福。

其次是挫折教育。沙哈尔认为一定的痛苦和挫折是生活所必需的,它并不影一个人的幸福,相反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15]。只有身心坚强才能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并在过程中获得自信和乐观,因此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解决困难的自信心、恒心和决心,使研究生具有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幸福感的增强。

再次是人格教育。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高校教育,都过于注重智育,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应加大对研究生心理需求、个体差异或者兴趣特长的重视,加强人格教育。

4.3.4以优化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手段

为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幸福观教育需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研究生的幸福体验,增强幸福感知能力,构建积极人格。具体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实现:

首先,以课程讲授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有关理论的讲解与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研究生快速认知积极人格,加快树立自信、勇毅、创造、正义等优秀品格,提升个人幸福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系统辨析模糊概念和认识误区,从实践中总结获得幸福的方法,并用言简意赅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让研究生真正领会课程的本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以素质训练为核心,开展参与式教学。采用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团队训练为依托、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形式,同时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让研究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发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发研究生个人潜能,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人生态度,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培养积极人格、形成正确幸福观的重要途径。

最后,以主题讨论为重点,融合案例分析教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让研究生加深对幸福的理解,多结合社会热点选取鲜活的幸福相关案例,以研究生关心的幸福、理想、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开展诸如理想与幸福、职业发展与感悟微幸福等主题体验活动,并围绕真实案例进行设疑、答疑活动,帮助其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唤醒内在的爱与感恩,从而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蒲转莉.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实践及思考[J].成功(教育),2013,01:18-19.

[2]张喜忠.构建幸福课堂追求幸福教育[J].辽宁教育,2012(10):52-54.

[3]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柴素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之道德情感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28-130.

[5]单连春,刘佳.论审美境界视域下的幸福观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6:32-34.

[6]范双利,刘新秀.加强与改进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11:38-41.

[7]王玉良.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8:20-21.

[8]鄢永慧.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J].世纪桥,2010,19:84-85.

[9]吴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02:176-179.

[10]杨宇然.心理学视角下高等教育中的“幸福课”实践[J].理论学刊,2012,S1:106-107.

[11]冯芳.浅析高校幸福教育学课程的设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99-203.

[12]苗元江,朱俊杰,王旭光.幸福课程概述[J].江西教育,2013,Z3:21-23.

[13]任洪舜.关于集体主义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6-8.

[14]詹文喜.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理念给我国幸福观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0:14+22.

[15]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析教育家的成长途径 下一篇:乐亭方言声调与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