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外媒采访的宽松环境

时间:2022-10-11 05:01:29

浅论我国外媒采访的宽松环境

摘要:2008年10月我国国务院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引起国内国际普遍关注,该条例延续了北京奥运期间我国对外国记者放宽采访限制的有关措施,也以条例的方式肯定了外媒记者采访的宽松环境。本文主要分析新条例对全球性媒介事件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媒体应积极利用 “宽松环境”,促使全球性媒介事件的影响力在国际得以更充分发挥。

关键词: 媒介事件;全球性媒介事件;外媒采访权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7-02

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537号国务院令,决定从该日起实施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1990年1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同时被废止。新条例的出台引起国内国外的广泛关注,共同社北京10月18日发表题为:“中国开始实施采访新条例,继续放宽对外国采访记者的限制”的文章,美联社表示中国朝着世界开放的方向又进了一步。在此,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条例对全球性媒介事件的影响。

一、概述“媒介事件”及“全球性媒介事件”

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中,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将媒介事件定义为 “特殊的电视事件,即电视媒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所策划的重大直播活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定义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首先在形式上,媒介事件的中介不再局限于电视,网络所表现出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视。其次在内容方面,媒介事件也不仅仅局限于策划和预定的仪式,还往往涉及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因此,笔者将媒介事件定义为:在全球化的传播语境下,大众媒介以社会热点事件为对象,以新闻事实为文本而进行的聚焦式传播现象,旨在广域内引起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全球性媒介事件则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介事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事件本身为一国际事件,具有全球性特点,如受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二是媒介事件具有全球影响力,虽然该事件并非是全球性事件,组织者和主演也并非多国参加,但同样具有分析价值。例如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及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升空。如今,我国对外媒采访权的放松改变了整个传播环境,也有力影响着媒介事件的表现方式和作用力。

二、放宽外媒采访限制在媒介事件中的体现及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对新闻传播体制改革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包括对政治话语体系、话语系统和传播机制进行的改革,其一是我国政府信息走向公开化、透明化的这一趋势,2007年4月国务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新闻改革史上的创举。其二是近年来我国在众多媒介事件,尤其是在全球性媒介事件中对境外媒体采取的开放态度。

2007年中共十七大备受海外关注,据十七大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介绍,参与本次十七大报道的境外记者激增,呈现主流媒体多、分布地域广的特点。路透社派出四十二人、美联社派出二十九人、彭博新闻社派出十五人,而日本NHK的记者最多,高达二百余人,报名记者覆盖了五大洲的所有主要媒体。经统计,此次境外采访记者的人数超过了任何一届中共党代会。”在2008年中国两会期间,境内外记者首次享有较为“平等的权利”,各种关于两会的中外文资料,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外记者都可以共享。“采访今年两会的870多名外国记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提出采访申请,由新闻中心联系代表,并用电话或短信告知结果。据两会后统计,今年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人数比去年多出了23%。”我国对外媒的开放在中共十七大期间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不仅是“上下通畅”的表现,更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公开。

我国四川“5.12大地震”牵动了全球数亿人的心,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地震只属于突发事件,而非媒介事件,但震后的救援被许多国家通过电视或网络方式进行直播,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媒介事件。中国政府欢迎境外记者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作采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6月11日上午在成都表示,无论是在抗震救灾阶段还是在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阶段,中国政府都欢迎境外记者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作采访报道。”事实上,在震后第二天境外记者已陆续赶往灾区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许多境外记者都带有方言翻译随行。这次地震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不仅因为灾情的严重、抗震救灾场面的宏大,还因为在中国抗震救灾这起媒介事件中,我国对境外媒体具有突破性开启了 “开放大门”,为最终确立放宽外媒采访权新条例奠定基础。

此外,2008年的奥运会是典型的全球性媒介事件,此次奥运会对我国来讲意义非凡,它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高,体现了中国不断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决心,全球观众通过奥运直播享受着这一媒介事件的宏大性和垄断性。以开幕式为例,全球大约有10亿人,即世界人口的15%,“据CMS媒介研究所8月9日的数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收视观众规模占到全国电视总人口的68.8%,创下了自国内有收视率调查以来的新记录,在李宁环绕鸟巢飞奔点火的这一刻,收视份额攀上90%;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9日宣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在美国电视观众中深受欢迎,收视率达到21.5%,仅次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的27%,超过了其他任何在美国以外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在NBC网站实时浏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次达到了7000万。” 在加拿大,CBC用3个频道进行全程自主直播。此处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世界多国的收视率进行分析统计,如下表所示:

北京奥运开幕式这一全球媒介事件在国际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与我国放松外媒采访限制有密切联系。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17日我国执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该规定表明外国记者只需获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在中国境内进行采访。参与采访的国外媒体得以及时充分的报道赛场内外的新闻。正是这项对外媒的宽松政策将北京奥运会直播的媒介事件推向历史罕见的高潮。虽然,各个国家对媒介事件的脚本有不同的理解,正如盖姆森的“意识形态树丛”――每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框架分析、报道结构和象征技巧,但是对于奥运会这一全球盛事,纵然每个国家的媒介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有所差异,但这一媒介事件的主题脚本却因导向清晰而具有排他性,因此各个国家媒介多棱镜却折射出较一致的主题性光线――竞争、庆典、以及全球的话语狂欢。多国记者在不被限制的情况下走进媒介事件内部,共同建构媒介框架,同时各国记者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本国所需的“媒介声音”略有选择性的构建供本国或其他一些国家享用的媒介事件脚本和媒介框架。在宏大的媒介事件面前,两者具有兼容性。

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外媒采访权的走向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基本沿续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即对外国记者放宽采访权限制)并以长效法规固定下来,使宽松的媒介环境得以延续,这不仅为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便利,更使我国的新闻体制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从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

三、积极利用“宽松环境”,强化媒介事件的影响力

随着 “新帝国论”的问世,美国在全球新闻传播网络中表现出的霸权性更为明显,这对我国新闻传播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冲击。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建构开放的媒体环境,《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成为我国媒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标志。在这有利的“宽松环境”下,我国的全球媒介事件正努力成为国际传播大舞台的主角,此处简要分析放松外媒采访权对媒介事件的重大影响。

(一)在大型媒介事件中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媒体

全球媒介事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外交效果,是一个国家走向开放的平台。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外媒采访权的放松政策不仅让外国记者拍手叫好,还让我国受益匪浅。在奥运的大舞台上,各国记者被邀请进入事件内部,成为了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的传声筒,同时从宏观角度分析,外媒在奥运期间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和良好形象的构建者,更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走进全球观众视野的桥梁。

(二)公开信源,请进外媒,有利于对媒介事件真实且全方位的传播

以奥运火炬传递这一媒介事件为例,2008年4月9日圣火在旧金山传递时遭到分子的破坏,海外华文网站对此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视频和图片,虽然有少数举狮子旗的人,但现场全景仍呈现出“红色的海洋”。但是西方多国媒体并没有采用海外华文网站的图片和新闻,而是成为了CNN的“克隆”,CNN 将过多的镜头给了分子,只是偶尔闪现零星的五星红旗,以便保持所谓的“报道平衡”。因此可以说美国成为了诸多国家的信息源。如今,我国正敞开大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境外媒体,为其采访提供便利,尤其是在媒介事件发生时,世界各国记者可以直接接触信息源,从而防止了对媒介事件的传播依赖性复制。另外,各国多角度的直播(如镜头对现场不同角度的选取拍摄)可以使全球媒介事件变得真实且丰满。

(三)对外媒采访权的放松将促进我国海外新闻传播的发展,并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国际传播环境

目前,我国海外新闻机构数量有限,传播影响力也较弱。例如中国媒体在诸多全球性媒介事件的报道上往往以美国和西欧的几大主要媒体为参照。目前,减少对外媒采访的限制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从而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这也为我国媒体“走出去”――海外媒体在全球的发展奠定基础。总之,在全球性媒介事件发生时,我国应做到“我在场,我说话”,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也将为建设和谐的国际传播环境做出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性媒介事件是一个国家展示自身形象,增强国家软力量,从而提高本国综合实力的平台,而我国近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成为了我国新闻传播体系改革的一大壮举,更成为我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前进性标志,我们应把握这一“开放”的机会,并使之与媒介事件脚本本身的影响力相结合,使事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福特纳著,刘德群译.国际传播: 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D・戴杨,E・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奥运视角[Z],2005.

上一篇:看法决定命运 下一篇:浅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