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州环境资源特点看贺州可持续发展战略

时间:2022-10-11 04:49:30

从贺州环境资源特点看贺州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贺州的农业、林业、水力、稀有金属等自然资源丰富,贺州市森林覆盖率达70%,自然环境优美。这种资源与环境上的特点决定了贺州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资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湘、粤、桂三省交界的贺州市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所在之地属于粤港澳经济圈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之内,旅游、水电、矿产、林业等资源丰富,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贺州,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的长远利益换取经济的短期效益。因此,贺州经济发展必须走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贺州环境资源概况

适宜发展农业、畜牧业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贺州市盛产柑橙、柚子、青梅、龙眼等亚热带特色的水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至今,贺州市充分发挥优势通过优化农业综合开发使得外向型农业已成为中外客商的投资热点;目前,贺州市已建成广西最大的生产基地有:脐橙生产基地、青梅生产基地、三华李生产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贺州市是广西林产品主要产区之一,盛产杉、松、栎、竹等木材,林木蓄积量3426多万立方米,商品材总产量397万立方米,松脂5万多吨,森林面积达1053万亩覆盖率是70.39%。林产品加工企业400多户,形成以林产化工、木浆造纸、木材加工能力、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贺江、桂江是贺州市境内主要的河流,属西江流域归珠江水系。贺州拥有水电站205座装机容量100多万千瓦,现已开发35万千瓦正在开发38万千瓦水电开发仍具潜力,“西电东送”电力能源基地华润集团建设20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建成电力装机总量达300万千瓦以上的,是中国第一批水电电气化城市。贺州市的稀土、饰面花岗岩、硅英石、饰面大理石等保有资源量是广西第一位,矿产开采、加工是贺州传统优势产业。贺州蕴藏有稀有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60多种,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金、银、锡、锌、铁、钨、锰、稀土、煤、大理石、花岗岩等27种,广州至桂林黄金旅游线的中转站贺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粤港澳后花园的美称。风光秀丽、民风古朴、名胜古迹多的贺州有六A景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原生态公园、天下第一洞碧水岩紫云仙境、路花温泉、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荷塘十里画廊等众多自然山水风光,还具有国家级的文物,如麒麟尊、客家围屋、玉印浮山、风雨桥、古明城、秀水状元村等人文历史景观,黄姚古镇获得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之称,还有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风情。目前,贺州正在建设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贺州在实施“工业立贺”战略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的标志是2011年2月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奠基暨华润雪花啤酒广西项目启动举行隆重的仪式。贺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强调“抢占循环经济发展先机,加快后发崛起步伐,努力把贺州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发挥后发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幸福贺州”的新路子上迎来了新的辉煌。

二、贺州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数量模型分析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人类实现自身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物质的基础前提,持续性发展要求决定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重大障碍。生态环境或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反过来又必然影响到经济的。已经建立了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贺州工业园区里有三个项目:一个是水泥厂,一个是电厂,一个是啤酒厂。不同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泥厂向电厂、啤酒厂提供建设用水泥并向电厂提供脱硫用石灰石粉。电厂向水泥厂供电、向啤酒厂供汽。水泥厂消纳电厂产生的石膏、粉煤灰、炉渣和啤酒厂产生的废硅藻土等废弃物。啤酒厂产生的废水由电厂回收利用,电厂、啤酒厂产生的工业、生活的垃圾由水泥厂全部综合利用使得资源可循环利用达到污染物可是零排放,养猪靠的是啤酒产生的酒糟,现成“工农”结合、“工工”结合的循环,在园区内构成的小循环就能节约用地壹仟多公顷,还能尽量地减少对周边群众生活的影响。建立系统模型对贺州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进行数量分析:(1)目标问题:贺州经济可持续发展。(2)要考虑的相关因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劳动就业。可比较方案: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3)组建系统模型。(4)估计参数。根据实际调研获得的数据造表,建立判断矩阵,运行模型进行推算。(5)由各项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都小于0.1判断可知该系统模型符合逻辑。(6)分析使用,最终结果:备选方案权重,循环经济模式0.7818,传统经济模式0.2182,通过以上数量分析,形成贺州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三、贺州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产业尤其是工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是贺州“后发展欠发达”市情的最根本原因。由工业的增加值和农业的增加值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加起来贺州现在的GDP,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在整个广西,工业的比重是80%,贺州工业对GDP的贡献是很小的,贺州就是要把工业和产业搞上去使其成为经济发展坚实的基础。在发展模式、产业和项目选择上贺州尽量选择新兴产业和低排量、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项目,可以使工业要素集中在园区里,节约土地、节电、节水,便于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达到回收和利用。通过对产业、项目、发展模式的选择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加强和保护,会处理协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更好。贺州市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富集的资源优势,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以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和森林城市建设为突破口,在保护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打造绿色品牌上下功夫,不断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华润(贺州)电厂是自治区和贺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贺州现代工业发展的重点,该项目的建设对贺州乃至全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贺州市委市政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早日产生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推动贺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也是贺州一个重要项目。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和乡村绿化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政府有景观效益、企业有经济效益、农民有增收效益”是加强政企合作的科学发展路子,贺州要把“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作推向深入,需要不断探索并大力实践 “通道绿化、城镇绿化、乡村绿化”等工程,在绿化结构、品质、特色上进一步下大功夫、做好文章,在重点城市区域的绿地建设上力争有较大的改观。贺州区位、资源、交通、政策、生态等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这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建设桂东四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篇文章。要善于把文化有机融入经济建设中,促使经济发展有灵魂、有活力、有动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让贺州的市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与经济同步发展在民生方面要加大投入,使贺州向一个生态优美、祥和的、幸福的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3(1):31~33

[2]王成新,李昌峰.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J].理论学刊.2003(1):19~22

[3]卜欣欣.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两难困境[J].中国发展.2002(2):18~23

[4]陈建青.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J].企业导报.2009(11):11

[5]向阳,黄梯云,于长锐.基于问题结构分析的模型智能构造系统框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6):5~19

[6]贺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界定 下一篇: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