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增值税违法案件的成因剖析与对策

时间:2022-10-16 07:20:28

当前增值税违法案件的成因剖析与对策

当前我国税收领域中增值税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不法分子也在不断研究对策,改变手法,出现了利用虚假身份证注册小型商贸公司,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短期内倒卖或大肆虚开后逃匿的犯罪新动向,并且呈案发上升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一、当前增值税违法犯罪案件产生的原因

(1)受利益的驱动,在主观上有偷逃税的欲望。纳税人如果按规定纳税,就要减少他的实有财产,对于纳税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于是将偷税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办法。税收的这种内在属性和特点,客观上成为涉税违法犯罪产生的经济原因。因此,偷税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自行消亡。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钻我们市场经济发展中制度不完善的空子,总会有一部分人受利益的驱动,置法律于不顾,冒险大搞偷逃税违法犯罪活动。(2)思想观念转变迟滞于形势的发展,税收环境有待优化。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产权意识淡漠,税收基本上以企业利润的形式出现,国家对国有企业征税被认为是自己对自己征税,属于“左口袋”与“右口袋”的关系,“无税论”在人们的观念中占有较大市场,税收没有、也不可能体现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直接的利益冲突。从社会环境来说,反映在有些政府部门身上,有的自立章法,变通税收政策;有的对税收违法案件说情或包庇,干预税务部门依法行政,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致使有些企业以困难为借口,得以公开偷逃税。(3)税收制度不完善,现金交易成为偷税的最大“黑洞”。有的企业表面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规范”的会计核算,而在实际经济交往活动中,却都普遍在采用现金交易、多家银行开户等体外循环的手法,避开税务部门的监控达到偷税的目的。现金交易是进行偷税活动的最大“黑洞”,也是导致税务稽查人员难以取得充分证据和偷税事实认定不足的难处所在。在税务案件查处中发现,有的企业利用信用卡结算或现金交易,致使稽查人员往往无法进行资金跟踪,大量帐外经营无法取证,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偷逃税的一个巨大“黑洞”。

二、增值税违法犯罪案件的作案的手法。

(1)虚开。一是为他人虚开。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在他人有商品交易或者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情况下,用自己领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他人代开;另一种是行为人在他人没有商品交易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情况下,用自己领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他人代开。如“金华税案”、“钦州税案”都是如此。二是为自己虚开。指行为人在没有商品交易或只有部分商品交易的情况下,在自行填开发票时,虚构商品交易的内容、数量、价款和税款。为自己虚开是与为他人虚开相对的。(2)销售不开票,在成本、费用上做文章。他们偷税的主要手段是销售不开具发票,有的收入不按规定入帐。从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到发票的取得、使用和账务处理,偷税问题无所不在。从查处的举报涉税案件看,纳税人违法事实一般比较隐蔽,如果没有知情人的举报,则很难发现问题。(3)通过返利偷税。大宗商品购货返利已普遍存在,但是近年来的返利形式多种多样,各种名义收取的让利收入隐匿不申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未作价外收入计提销项税额,更重要的是返利不用现金形式,而是采用实物返还形式,并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偷税行为更加隐蔽,检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当前遏制增值税违法犯罪案件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健全现代化的税收征管制度、严格税务日常管理。一是要有一套严密完善的以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作为保障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明确纳税人与征税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税收征管工作的各种程序和违反税法行为的惩处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二是建立完善纳税事务的中介机构,实现税收征管工作公开化、社会化。三是要严格审批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对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审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对其财务核算是否健全,财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进行审查。对于帐制不健全、财务工作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过。(2)发挥税务稽查作用,创新稽查手段。针对增值税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的特点,应改进传统的税务稽查方法,努力创新稽查方法,创新稽查手段,有效打击涉税犯罪活动。确保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稽查局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外界干扰,保证“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的完整性;树立大稽查观念,针对当前涉税违法犯罪集团化、智能化,跨地区作案比较明显的特点,应在稽查机构、业务、人员和信息上相对集中,形成重拳,建立跨地区、跨区域统一调配,配合作战的协调机制,确保大、要案的查处。(3)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合办案机制。为了建立对涉税犯罪案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缩短办案周期,减少重复劳动,加强打击力度,应尽快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规范化、法制化,减少人为因素和部门利益冲突,以形成打击合力。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强与公安、地税、海关等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尤其要注重借助公安机关的手段,对增值税案件进行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共同维护国家税收和经济秩序。对涉嫌虚开、倒卖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骗税的案件,应迅速向公安移送,以便及时控制、获取有关书证、物证和重点嫌疑人员,以利于查处工作的进展。

上一篇:对基层人民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国外商法典的制定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