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依恋特点

时间:2022-10-11 03:35:5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依恋特点

【摘 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依恋特点及其与注意缺陷和多动得分的关系。方法:用DSM-Ⅳ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88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150名正常儿童实施儿童依恋量表测试。结果: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3.1±0.5)、父亲依赖度(2.9±0.8)、母亲亲近度(2.7±0.6)、父亲亲近度(2.6±0.7)及母子依恋(3.0±0.7)和父子依恋总分(2.7±0.6)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3.5±1.1、3.0±0.7、2.9±0.7、3.2±0.5、3.2±0.5,P均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例对照研究;依恋

中图分类号:R749.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9-00591-04

Attachment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LI Yun, XIA Ying, ZHANG Hong-Jing

Xianyue Hospital of Xiamen,Xiamen 361012

【Abstract】 Object: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attachment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tachment and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Methods:The Attachment Security Scale was conducted among 88 children with ADHD (DSM-Ⅳ criteria) and 150 normal children. Results:Mother-dependence (3.1±0.5), father-dependence (2.9±0.8), mother-intimacy (2.7±0.6), father-intimacy(2.6±0.7), mother-child attachment (3.0±0.7), father-child attachment (2.7±0.6) of the ADHD children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controls (3.4±0.5, 3.5±1.1, 3.0±0.7, 2.9±0.7, 3.2±0.5, 3.2±0.5, P

【Keywords】 ADHD;case-control studies;attachment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其发病率在学龄期儿童为3%-5%,发病高峰年龄集中于8-9岁,男女比例为4-9∶1[1]。研究发现ADHD儿童不仅有学业问题[2],而且会伴有行为问题[3,4] 和情绪问题[5],即ADHD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依恋作为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但对ADHD儿童的依恋问题研究较少。本文研究ADHD儿童的依恋发展特点及其与多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发现ADHD可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造成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ADHD组 在五所小学2-4年级学生中,首先由班主任填写自编多动症状问卷,该问卷根据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编制,列出6条以上能够全面反映ADHD儿童的主要症状,筛查出疑似ADHD儿童。然后对疑似ADHD儿童,由临床医师询问病史,并进行临床诊断,其入组标准如下:①符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无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及重性精神病等。②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无躯体疾患及神经系统疾病。③近两周内未使用精神活性药物。最后确定符合入组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88人,其中男74人,女14人,男女为5.3∶1;年龄8-11岁,平均9.4±1.0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1.2对照组 在ADHD儿童所在的同一班级按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和学习成绩匹配后,按比例随机抽取正常儿童320人,经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状况检查,无ADHD、品行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及情绪障碍,无躯体疾患及神经系统疾病,最后确定150人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21人,女29人,男女比例为4.2∶1;年龄8-11岁,平均9.4±1.0岁。

1.2工具

1.2.1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6,7] 对ADHD的诊断标准共18条,分两个维度即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任何一个维度符合6条以上即可诊断为ADHD。

1.2.2儿童依恋安全性量表 有十五个项目,为儿童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说明安全依恋水平越高。原量表(Kems Security Scale)[8]有依赖(9项)和支持性(6项)两个分量表,前者反映青少年是否看重父母的帮助,在有压力时,是否会寻找父母的帮助。后者反映的是他们是否把父母看作是易接近、可获得的,及对父母的信任程度。本研究对原量表的15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提取出2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48.17%。做方差极大旋转后,按因子负荷值较高的项目分别命名为依赖维度(8项)和亲近度维度(7项)。本研究全体被试对该量表反应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父=0.83和α母=0.68, 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两维度之间的相关r父=0.60(P

1.3统计方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ADHD组与正常组儿童依恋安全性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父亲亲近度及父子、母子依恋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2.2 ADHD组儿童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特点比较

对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与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与父亲亲近度及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1显示ADHD组儿童母子依恋得分高于父子依恋,母亲依赖度和母亲亲近度得分均高于父亲依赖度和父亲亲近度(均P

2.3ADHD各项得分与依恋的相关分析

对DSM-Ⅳ中注意缺陷得分(DSMAT)和多动得分(DSMHT)与依恋安全性量表的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显示DSMAT与依恋安全性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即DSMAT越高,母亲、父亲依赖度,母亲、父亲亲近度,母亲、父亲依恋安全性均越差;DSMHT与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母亲依恋安全性、父亲依恋安全性均呈负相关,即DSMHT越高,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母亲依恋安全性、父亲依恋安全性均越差。但r值较小(0.141~0.339)。

3讨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与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11,12],对不安全依恋儿童的环境中高危因素的进一步分析[10]表明,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连贯性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用儿童依恋安全性量表来评定依恋,考虑到ADHD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对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及学习成绩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本研究发现ADHD儿童的母亲和父亲依赖度、亲近度及母子和父子依恋安全性均差于对照组,提示ADHD儿童不安全性依恋成分多于安全性依恋,ADHD儿童父母在其心目中的位置不如正常儿童高,当他们遇到困难、压力时不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保护,与父母交流较少,对父母的信赖较低,与Smith[13]研究一致。行为难以控制的儿童总是对父母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最终导致父母的自尊降低,觉得自己很失败,进而导致在家庭中父母很难建立起合适的家庭地位,同时又增强了儿童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最后父母对孩子产生敌意并拒绝他们,最终导致了不安全性依恋类型。

本研究发现ADHD儿童父亲依赖度和亲近度及父子依恋安全性均差于母亲依赖度和亲近度及母子依恋安全性,提示ADHD儿童更信赖母亲,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向母亲求助,与母亲之间形成的安全性依恋更高,而对父亲的依赖度和亲近度较差。在儿童期母亲是其重要监护人,母亲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较大,Ainsworth[14]指出,母婴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变量是母亲对婴儿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及其反应;但也有研究表明,父亲对子女依恋风格的影响与母亲完全可以相提并论[15]。因为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就并非仅仅只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有的儿童甚至对父亲显示更多的接纳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反应。提示在儿童安全依恋形成的过程中,父亲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ADHD儿童的临床症状与依恋类型有关。注意力缺陷得分与依恋安全性量表的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即注意力缺陷症状越明显,ADHD儿童的依恋安全性得分越低,不安全性依恋越高,提示ADHD儿童注意力缺陷症状越严重,他们对父母的信赖程度越差,遇到困难、压力时想得到父母帮助的自我知觉越低;多动得分与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母亲依恋安全性、父亲依恋安全性均呈负相关,即多动冲动症状越明显,不安全性依恋越高,提示ADHD儿童多动冲动症状越突出,他们对父母的信赖程度越差,越不会主动靠近、接近母亲,遇到困难、压力时想得到母亲帮助的自我知觉越低。Bowlby认为依恋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类众多的行为系统之一。这些行为系统控制着一组组行为模式,并通过共同作用来取得一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特定结果。同时,每个行为系统都与其他行为系统相联系,任何时候出现的行为都是行为系统之间和行为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依恋行为也必然与其他的行为系统相联系,并相互作用,这正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本研究只是对ADHD整体的分析,未具体分出临床亚型,还需进一步探讨;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们认为焦虑-回避型依恋(A)、焦虑-反抗型依恋(C)和混乱型依恋(D) 的儿童都是属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在这些不安全依恋类型中, A型依恋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 很容易表现出退缩行为; C型依恋儿童很容易表现为攻击行为; D型依恋儿童则常表现出A型和C型儿童的混合行为, 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ADHD症状与依恋安全性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豫鑫,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性别差异的认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403-406.

2 姜华.小学生学习困难与多动症的关系.中国校医,2002,16(1):24-25.

3 Pliszka SR,Liotti M,Woldorff MG.Inhibitory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dentify the processing component and timing of an impaired right-frontal response-inhibition mechanism.Biol Psychiatry,2000,48(3):238-24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 Greene RW,Biederman J,Fararone SV,et al.Social impairment in girls with ADHD:patterns,gender comparisons, and correlate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1,40(6):704-710.

5 林霞凤,忻仁娥,徐韬园.多动症及多动症伴绪障碍的临床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58-60.

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ition(DSM-Ⅳ).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78-85.

7 戚元丽,于瑞丽,王祖承,等.美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量表在中国试用的信效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583-584.

8 Kerns KA,Klepac L,Cole A.Peers relationships and Breadolecents perceptions of security in the child-mother relationship.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457-466.

9 Kathryn A,Kerns,Patricia L,et al.Attachment-Based Assessment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Middle Childhood.Dev Psychol,2000,36(5):614-626.

10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关系的交往.心理发育与教育,2002,4:36-40.

11 Verschueren K,Marooen A.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ocial emotional in kindergartners:differenti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attachments to mother and father.Child Dev,1999,70:183-201.

12 Vaughn B,Waters E.Attachment Behavior at Home and inthe Laboratory:Q-sort Observations and Strange situation Classifications of One-Year-Olds.Child Development,1990, 61(1):66-88.

13 Smith CA.Dis-attachment.Aust New Zealand J Psychiatry,1994,28:691-693.

14 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68-374.

15 Michelson KD,Kessler RC,Shaver PR.Adult attachment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J Pers Soc Psychol,1997,73(5):1092-1106.

2006-09-18收稿,2007-03-20修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共患强迫障碍的Tourette综合征儿童的家庭环境... 下一篇: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