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基于提高能力及素质开展课程教学改善

时间:2022-10-11 03:29:52

谈论基于提高能力及素质开展课程教学改善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建设精品课程是教育部在“九五”教学改革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采取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精品课程有国家、省和校三个层次,因此“一流”也是相对的。但无论那一层次的精品课程,其建设都是各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本教研室承担的“管理信息系统”评为我院首届精品课程,2006年又评为省教育厅精品课程。为实现“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终身教育”是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它指学校教育不是人生教育的终结,而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阶段!高等教育应当由职业教育转变为基础教育。按照这种新理念,知识是重要的,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就无法培养和提高能力与素质。但与知识相比,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知识是要不断更新的,而能力和素质是终身受益的。仅有知识而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知识快速增长的需要,更不能成为21世纪所需的优秀之才。因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我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坚持“拓宽基础、重视素质、强应用”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成为合格的、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我院教学的重点,作为精品课程教学则更加注重。

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它已被许多组织当作获取竞争优势、占领战略制高点的强有力武器。当今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竞争优势关系、战略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我院将其定位为核心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必修课。那么应当向这些非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传授哪些信息系统基础知识?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能力和素质?据学校定位与特色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合理规划课程建设工作,提出系统的改革思路和方案。首先确定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的基本任务如下:为学生打好两个基础,即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和相应的能力与素质的基础;其次设置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先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应用技术,然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最新发展方向,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为继续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歩,在上面指导原则下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1)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和概念基础,(2)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信息系统的建设,(4)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学科在发展,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层出不穷,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否则课程的生命力就会丧失。为此本课程组教师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整理、分析和总结现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探讨、交流、整合,根据学科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大纲。及时引进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与前沿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课程组教师还随时进行切磋交流活动,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及时应用优秀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一门优秀的课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其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材的建设和完善,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一门精品课程决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只有组织起一支队伍,且长期坚持不懈,协同奋战,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将课程真正建设成为精品课程。能否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强、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最后的课程建设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切实加强了教学队伍建设,目前教学队伍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有博士、硕士、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授课经验、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教师学历结构层次高,专业知识构成合理,年龄分布合理,后备力量强大,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为一支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青年教师是未来的希望,今后课程发展的重任将会落在他们肩上,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适应发展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十分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制订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提高素质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鼓励青年教师尽早走上讲台,树立信心,顺利过教学关。其次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年轻教师进行国内外访问、进修、培训、合作科研,扩大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吸收各方面的经验。通过这些访问进修,极大地拓宽了年轻教师的视野,不仅能把握国内信息系统的现况,还能放眼世界,向先进国家看齐,把握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发展非常快速的领域来说,科研经验及积累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课程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科研不仅能将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程内容,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溶入课程体系,也能将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如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人课程教学。我们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通过各种途径申报科研项目,并在其中承担重任,通过研究使青年教师对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中各种概念理解和技术的运用更加深入。

三、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育技术在不断进步,带来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甚至革命,我们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教学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讨论和研究式的跨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相结合,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特别是加强课堂讨论,形成让学生上讲台,演讲学习成果,锻炼表达能力,教师针对性地辅导点拨的互动式局面。在讨论课中,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讨论为主、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的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师生互动效果明显。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环境,我们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促进积极思考,激发潜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与教学方法改革密切相关的是考试方法的改革。这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考什么和怎样考,特别是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考试内容的问题。为了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去引导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内容必须由注重检测知识、技能和技巧向既检测知识和技能,更注重检测能力和素质的高低转变。经过课程组教师共同努力,我们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试卷由试题库自动生成,实现考教分离。在建设试题库时,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因此加大分析题、设计题的比重。如要求学生绘制E-R图,并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

2.改革教学手段。首先,为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直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改革传统的教材加黑板的讲授模式,以教材为基础,综合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和省内的实际情况,自己开发了一整套多媒体课件,并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增加了课程内容信息量,在教学中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其次,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参考书目、教案、习题等材料,挂在学院的网站平台,对学生免费开放。再次,对优秀教师的授课进行摄像,将录像片挂在学院的网站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第四,根据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资源,更新网站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实现互动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留言版、论坛、发送邮件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本地、异地交流;同步、异步交流;个别、群体交流。

四、重视教材选用和建设

精品课程应选择先进适用的教材。本课程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即由薛华成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围绕教材我们建设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例如:(1)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汇编;(2)管理信息系统重难点解析及习题。这些资料主要对重要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小结和展望等,这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料。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深刻理解信息系统的各种概念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学生常反映教材中的各种原理及规则都能理解,但在具体应用环境中就不知该如何综合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加深对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熟悉系统工程的规范,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我院的实验室备有大量的教学软件,例如:办公自动化、ERP、企业管理信息化等等,这样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满足教学要求,进行开放式教学、获得明显教学效果。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开设相应实验项目并由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实践教学,形成了完善的实验体系。通过上机实验,学生深刻理解了技术﹑信息和人三种资源如何在组织中有效利用,达到组织目标。对企业信息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迎接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作好了准备。

另外,我们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一方面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申报每年度学院的在校学生科研项目。这对培养优秀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较好地满足了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这可套用一句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门课程内容的建设,都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本课程的建设还很不成熟,但是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追求,做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2]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邓晓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左美云.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析规范税收制度构建和谐地方税收 下一篇:高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