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科学问题探究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11 03:12:17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问题探究教学的思考

摘 要:初中科学问题探究教学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问题开展探究具有深刻的意义。通过了解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应注意的原则,分析其现状,列出实施问题探究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探究;原则;问题;方法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初中科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让探究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同时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目的。初中科学问题探究教学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问题开展探究具有深刻的意义。下面就新课程下的初中科学问题探究教学做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应注意的原则

问题教学法最初是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活动,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在新课改实施后,我们又提出了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获取知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结合二者的优势形成了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即问题探究教学,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展问题探究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就是所设计的问题要同教学的目标相结合,要能够让学生经过探究达到预设的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提问有针对性,设问有典型性。

2.主体性原则

这是问题探究教学的又一大特色,如果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失败的,为此,主体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并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探究的过程、程序要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探究、为了设问将一些不切实际的、没有必要的东西加进来。

4.引导性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随时提出引导性的建议。

5.创造性原则

问题探索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改变获取知识的过程,还要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问题探究教学的现状

1.部分教师观念仍陈旧落后

问题探究教学是新课改后教学方式的革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既解放了教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但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旧采取落后的教学方式,认为学生自主探究既耗时又费力,效果不大,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开展教学,实际仍是换汤不换药,不是真正地问题探究教学。

2.越粗代庖,替学生探究

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还有不少教师不适应现代探究性的教法,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在知识的运用环节也只是希望学生能学会解题,多学几种解法,反而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热情,学生学会解解题,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不到发展。如在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看到学生不得其法,就越粗代庖,替学生探究。

真正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感悟和体验,同时能获得一定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教师应该真切理解教学方法,认真贯彻,努力实践,真正以提升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力为目标。

三、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方法的策略

1.做足工作,有“问”而来

要想实现问题探究教学的效果,必须在课前做足工作,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在做好预习的基础上了解问题的设计。当然也有教师认为提前告知问题的设计,可能让学生失去兴趣,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具有层次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探究的动力。

2.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有趣的情境设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盎然,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探索知识的产生过程。

3.主动探究,培养能力

在设问的引导下学生自动自发地去探索知识,学习方法,从问题的提出、合理的猜想,到做出假设、验证结论等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全部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从而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师引导,统筹兼顾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千万不要越粗代庖,替代学生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解放了教师,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课堂的具体实施,但不是教师就很轻松,而是要做到对教学从课前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再到课后教学的运用和反思,都要做到统筹兼顾。所以,对教师的整体掌控能力要求更高了。

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能让科学课堂变得有趣、有力,让学生学得有劲、有得,最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提升。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方式,科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就问题设计和问题教学深入探究,总结出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小花.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06).

[2]何东升.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新课程学习:中,2013(08).

[3]邱生凡.初中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的思考.科技信息, 2011(10).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

上一篇:选修课背景下的合唱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