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及其系统设计

时间:2022-10-11 02:06:59

苏州市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及其系统设计

摘 要:对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选择问题的分析,通过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根据公众的不同的出行需求,建立苏州市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进一步,以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周边公交线路为数据来源,开发服务于国际教育园师生的最优公交线路查询系统。

关键词:公交;Dijkstra算法;最优路径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53

1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城市苏州,鉴于历史名城的保护,城市公共交通以“公交优先”为战略,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还面临着诸如公交网络重复度高、公交线路过长、换乘不便等问题。本文立足于苏州市城市道路的现状,通过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根据市民的不同的出行需求,建立苏州市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进一步,以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周边公交线路为数据来源,开发服务于国际教育园师生的最优公交线路查询系统。

2 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

我们将公交站点看作网络上的顶点,相邻站点间的路段看作边,考虑苏州市城市道路的现状,对Dijkstra 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时每个公交站点都可以转车进行修正,即市民出行转车不超过2次。算法如下:

第1步,所有公交站点记为V={1,2,…,n},起点到任一站点i的最短路径距离为L[i]=Min[D[i,1]],在V-S中搜寻使L[t]最小的站点t,直至V-S为空。若L[i]>L[t]+D[i,t],则Y[i]=t,L[i]=L[t]+D[i,t]。

第2步,求过起点或其周边的路线s(i),(i=1,2,…,m),过终点或其周边的路线t(j),(j=1,2,…,n)。若s(i)=t(j),则有直达路线;若路线s(i)上的站点E(i,x),(x=1,2,…,p)=路线t(j)上的站点F(j,y),(y=1,2,…,q),则有换乘一次路线;若E(i,x)的路线r(z),(z=1,2,…,k)上的站点G(z,r),(r=1,2,…,h)=路线t(j)上的站点F(j,y),(y=1,2,…,q),则有换乘两次路线。

第2步, 若没有,表明换乘两次不可行,结束搜寻。

市民的出行会综合考虑距离、时间、费用等因素来选择满意度最大的公交线路。为此,市民可根据各自的需求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将各条公交线路对应的直达距离矩阵、直达时间矩阵、直达费用矩阵标准化处理后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满意度矩阵,利用修正的Dijkstra算法建立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

3 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系统设计

在最优公交线路选择模型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周边公交线路为数据来源,对最优公交线路选择系统用程序化的软件系统来实现,系统采用在C/S模式下的三层体系结构,应用了当前最流行的Eclispe开发环境,后台采用了以目前最稳定的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为开发平台。查询系统的流程设计:录入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周边公交线路信息,包括每条线路的线路名称及经过的所有站点;利用算法算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公交线路,在所输入的条件没有直达车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给予转乘方案;直观、简单、快捷的输出每条满足条件的信息。

根据整个系统平台的功能划分,设计上面按照两个主要模块来设计的:

(1)模块一,录入系统模块:由公交站点管理与公交线路管理两部分组成,实现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功能(图1)。

(2)模块二,查询系统模块:可实现按起点-中转站-终点查询查询和按线路查询两种查询方式(图2)。

4 结语

本文对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选择问题的进行分析,通过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根据公众的不同的出行需求,确定距离、时间、费用等因素的权重,建立市民满意度最大的公交线路选择模型。进一步,以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周边公交线路为数据来源,开发服务于国际教育园师生的最优公交线路查询系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戴泉华,黄剑.苏州公交发展中的矛盾及解决方案[J].江苏交通, 2002(05):11-13.

[2]王建林.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城市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算法[J].经济地理,2005,25(05):673-676.

[3]许军林,蒋年德.一种改进的公交换乘算法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4(02):517-518.

[4]刘新.《Java开发技术大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苏州市最优公交线路选择问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庆(1979-),男,江苏扬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上一篇:中职汽修专业汽车故障诊断教学创新与实践 下一篇:PROE二次开发技术在装配干涉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