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时间:2022-10-11 01:59:04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1.青岛大学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 山东青岛 266003;2.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 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一例患者外周血,以CELLQuest软件分析获取CD19+B细胞,检测BAF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40例直肠癌患者与40名正常人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情况;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表达阳性率变化。结果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比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比患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后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比术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的发生与BAFF表达密切相关,BAFF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表达阳性率变化对直肠癌的治疗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流式细胞术

[中图分类号] R735.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21-0013-02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中最常见的(占65%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有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其诱导细胞毒作用和促进Caspase 23活化有关。近几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此我们运用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探讨BAFF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标本各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抗肿瘤治疗。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7岁。分化程度:高分化20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10例。癌转移情况:伴淋巴转移28例,无转移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病理证实。正常对照组40例血标本抽自我院健康查体者,经结肠镜取材并经病理证实无肠道疾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5岁。

1.2 检测材料与方法 鼠抗人CD19及BAFF单克隆抗体、溶血素、Falcon管均购自美国BD公司。术前2d及术后7d清晨空腹分别抽取肘静脉血2 ml,置EDTA抗凝无菌试管中,做流式检测BAFF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以CELLQuest软件获取细胞,设立同型阴性对照,调整电压,设立淋巴细胞门,检测淋巴细胞数量和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

1.3 统计学处理 以SAS 9.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情况;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阳性率变化。分析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情况与直肠癌肿瘤的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性别、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患者组与对照组BAFF阳性表达率比较 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比直肠癌患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组与术后组比较,术后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阳性表达率比术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直肠癌患者组与对照组BAFF阳性表达率比较

注:*与术后组比较,t=9.84,P<0.01;**与术前、术后组比较,t=19.2,t=9.55,P<0.01。

2.2 BAFF表达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结果见表2。有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的表达结果见表3。肿瘤大小与BAFF表达的关系见表4。表2 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患者术前BAFF阳性表达率比较

注:*与中分化比较,t=4.93,P<0.01;**与低分化比较,t=4.11,P<0.01。

表3 有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患者术前BAFF阳性表达率比较

注:与无淋巴结转移比较,t=1.83,P>0.05。

表4 肿瘤大小与患者术前BAFF表达的关系

注:*与>4 cm比较,t=0.52,P>0.05。

3 讨论

BAFF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新成员。BAFF及其受体作为体内重要的免疫调控因子,对于机体免疫应答,特别是体液免疫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其缺陷或过量表达均能引起机体免疫失衡,从而诱发多种疾病[1-2]。BAFF mRNA主要表达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G-CSF与干扰素(IFN)-γ刺激后的嗜中性粒细胞表面及脾、淋巴结、骨髓[3]。研究表明,BA FF缺乏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在BA FF缺陷小鼠,外周B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成熟滤泡型和边缘带脾细胞几乎完全缺失,剩余的B淋巴细胞大多与T1过渡型B细胞类似,即将发育为B细胞的带有T2表型的细胞几乎完全缺失,同时能够再循环的成熟B细胞群消失。由此可见,BAFF缺乏无疑可导致免疫功能(特别是体液免疫功能)低下[4]。

本实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D19+B细胞上BAFF表达阳性率,并与正常人对照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示,BAFF对于直肠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直肠癌BAFF的阳性表达与性别、手术时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BAFF表达随着直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这与夏军强等[5]实验结果一致。BAFF的缺失所致的免疫失衡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BAFF检测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针对BAFF及其受体选择新的治疗靶点均有指导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Shan X, Chen L, Cao M, et al. Effects of human soluble BAFF synthesized in Escheri'chia coli on Clk4' and CD8' f lymphocytes as well as NK cells in mice[J]. Physiol Res,2006,55(3):301-307. [2]Gorelik L, Cutler AH, Thill G, et al. BAH' regulates CDZ 1/35 and CD23 expression independent of its B cell survival function[J]. J Immunol, 2004,172(2):762-766.

[3] Biedler JL. Genetic aspect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J].Cancer,1992,70(6suppl):1799-1809.

[4] Flens MJ, Zaman GJR, Valk PVD, et 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J]. Am J Pathel,1996,148(4):1237-1247.

[5]夏军强,拉莱苏祖克,陈晓,等.BAFF、MRP和PD- 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2):12-14.

(收稿日期:2008-08-08)

上一篇:江苏省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衔接现状分析 下一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