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Campusnet软件看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管理

时间:2022-10-11 01:49:03

通过Campusnet软件看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管理

摘要:通过学习欧洲高校教学管理软件Campusnet,并以其为基础介绍了欧洲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着重阐述了以德国高校为代表的模块化教学管理体系,及其与国内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3003

近年来,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欧盟国家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也从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签署的以统一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证为目标的博洛尼亚进程开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为欧洲经济的老大德国的高等教育也参与了该进程,经过十多年的推行大部分的德国高校均纳入了这一体系,虽然褒贬不一,但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在博洛尼亚协宣言下开展了,在众多的改革中,课程的模块化正是其中之一。所谓课程模块是指一些具有共同教学目的或者共同类型课程的集合。在此基础上对于模块化课程相关的教学管理体系与国内目前运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有幸接触到目前德国很多高校使用的教学管理软件Campusnet,该软件在德国和欧洲超过一百个高校中使用。在学习软件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对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的管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现将其中的部分环节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如下:

1人才培养方案(exam regulation)的构建

Campusnet认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经历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过程来完成,因此整个软件的教学管理部分围绕着exam regulation(类似于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展开,教学环节包含课程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的管理等方面,这与我国高校的管理体系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Campusnet构建的管理体系中课程模块(module)处于中心的位置,通过模块串联人才培养方案,学习领域(area),以及众多的普通课程(course)。

模块化将各种相关的课程整合成具有明确教学目的模块,再由具有相关联系的模块构成横向或者纵向的学习领域,最后由同一专业下的不同学习领域来构成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结构图示如下。

图1模块化课程体系示意图通过图示我们可以了解到:

(1)学习领域概念的引入。学习领域可以看成人才培养方案下的不同的教学板块,其有很强的学习的目的性,完成一个领域的学习即可达到某种程度上可量化的学习效果,比如外文阅读(speech)领域,可由四个难度递进的模块构成,完成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即可达到四级或者六级水平。领域即可由多个模块构成,也可以只有一个模块。领域的类型即可以是由平行课程够成平行模块,然后整合成面状的教学领域,也可以由不断深化的渐进课程构成逐渐深入的模块,然后整合成线形的教学领域。前者如思想道德教育类课程、导论课程、人文知识教育类课程等;后者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课程等。同时一个大的学习领域下可以包含多个小的学习领域,即领域之间可以是包容的关系。在线性的学习领域别要提出的是专业学习领域,它可以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三者构成,也可以是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二者构成,因此专业学习领域不但能体现高校各专业之间学习的根本差异,而且能够通过参与构成的模块与其他专业学习的领域产生联系,还可以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选择。这种设计的思想与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职教学校开展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改革有因果的联系。教学领域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用“学习领域”取代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模式的中心思想。即用学习领域的方式来管理原有的分科或分类型的综合课程管理模式。

(2)模块处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中心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模块通过整合相关课程而构成,形成模块的基本原则是课程的连贯性和相关性,凡具有相关教学目的的课程都可以组合成一个模块。模块即可以包含多个相关课程,也可以只有一门单独课程,具体的课程组成由模块的教学目的来决定。原来孤立的各个课程之间由浅到深,相互交叉的关系,以及对于教学目标的贡献都在对于各个模块的表述中十分的清晰的呈现。

(3)辅修专业领域(minor area)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的领域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这跟国内辅修第二学位的方式有一定区别,他们并不颁发辅修专业的学位,可能更类似于国内选修课的形式。

(4)一些特殊的课程可以形成独立的课程领域(course area),如体育教学,素质培养等,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相当于学习领域(area)。

(5)模块化构建的不同专业培养体系之间的课程、模块甚至是相关的领域都可以相互交换,而构成新的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好比餐馆里的菜单,既有特色菜也有组合的套餐,最后通过下面将要介绍的模块及课程的给予体系,将菜单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个人的学习内容。

如果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上述整个人才培养的方案的框架是一个十分灵活的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学习的领域,课程领域,辅修领域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的模块,只是模块本身的内涵不同,在整个框架体系下,他们之间是一些或包含,或并行或交叉的集合。而对于整个培养方案的教学管理就是如何有机的整合这些集合,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学习要求的“知识的集合”的过程。

2教学学期的提供

Campusnet对于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排的核心思想是向学生提供各种知识由学生选择,而非强制性的安排学生去学习,即实行完全学分选课制。所不同之处在于Campusnet提供的不是单一的课程,而是经过设计和提炼的领域、模块和课程。不管学生如何选择个人的学习内容,学校最终的教学管理着力点仍然放在具体的课程之上,即最终的教学班的生成仍然以课程为单位。

2.1模块的提供(module offering)

Campusnet中很重视模块知识的提供,把它放在同一般课程同等重要的水平之上。事实上,模块知识的提供相当于模块中包含的教学目的的输出,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面对的是各种包含不同学习目的的模块,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课程。学生在选择学习模块前,首先可以看到其所在专业下一些基本的学习领域以及领域下的模块和课程,还可以通过阅读各个模块描述来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他们的目的,还有其他一些比如模块内各课程考核方式,学分,所占的比重等具体的信息,在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开始选择他希望学习的模块,但选择一个模块即代表选定该模块下所有课程,模块总成绩通过与否与模块下所有的课程均有相关。这种选择方式下,学生在学完所在专业下的必修模块后,在专业学习领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或者选修其他由设计者提供的符合条件的辅修领域,事实上这个过程学生完成了对个人的培养方案的规划——完全符合个人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案。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状态,而国内选课制由于受限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固定性,虽然实行选课制,但给予学生学习的灵活度仍然不够,强制给予的氛围浓厚,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仍然不足。

2.2课程的提供

课程的提供可以建立在模块提供的基础上,也可以独立的提供某些课程。当然独立提供的课程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如体育、素质课、心理学等公共课程。绝大多数的课程是在模块的基础之下来提供的。具体的课程提供与国内的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过程十分的相似,值得一提的有两点内容,一个是Campusnet软件设计者对于参加选课的学生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坚持,以及各种人性化的设计,比如排队系统,优先权的设置,申请者与教师的互动系统值得学习;另外一点非常的特殊,就是在一个课程下的教学班中还可以增加一个或多个的学习小组(small group),这些学习小组相当于大教学班下的小的教学班,而且这些小教学班可以像大教学班一样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教师(小组老师可有组员担任)等等,并且要求用选课一样的方式申请加入。这种类似于兴趣小组样的教学班丰富了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许将来这种管理的方式可以被国内所采用。

具体的模块提供流程见图2。

图2模块课程的提供流程3考试和成绩

Campusnet的所有考试都根据所提供的模块信息中而来,而考试最终的对象仍然是模块下的课程,学生在选择相关模块进行学习时就已经了解到该模块下的课程和相关考试组织的情况,如考试的方式:笔试还是口试;考试的类型:集中还是分散等等。所有课程考试都有2次机会,最终成绩将有2次考试中最好的一次决定,当然一次就通过了也可以选择不参加第二次考试,如果2次考试成绩均无法通过,则需要特别申请才可能获得第3次机会,3次考试均不过则表示该课程的学分无法获得。在对于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时,学生不需要预先通知,可以事后提交不能参加考试的合理证据,就能够起到国内缓考的效果,并且不增加参加该考试的次数。考试安排的形式大部分以学生申请的形式来进行,在由教师设置的课程考试申请时间内,学生可自由申请,未申请的学生即使参加考试也得不到考试的成绩,但不影响其参加下一次同类考试的申请和成绩。单个课程的考试还可以分解为若干次小的考试来进行,比如一个大课程的考试可以既有笔试也有面试来进行,最终成绩由小考试的成绩整合而来。

模块化形式下的成绩主要以模块成绩的形式体现。模块成绩由该模块下各课程成绩根据其所占比重合成而来,各课程的比重在模块制定之初就应当确定,模块中如果有课程成绩未通过则整个模块成绩也无法通过,学生只有选择重修该课程直到成绩通过才能完成该模块的学习。有些组成了小组(small groups)形式的课程,最终成绩还包含小组测试所得到的成绩。学生最终获得的成绩单也由模块成绩加上课程成绩的形式来体现。由于整个欧洲高校博洛尼亚宣言的逐步实施,大部分的高校和企业都承认这种模块加课程成绩的表现形式,如果这种方式运用到国内,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改动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4交流学生成绩的认定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学校,各国家之间学生交流愈发频繁,模块化课程给欧洲高校带来的一大变化就是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学校之间交流学生成绩认证的标准化。成绩认定的一般过程包括:(1)整个模块的认定,如果两校间不同模块代表相同的能力输出的目的则可直接用模块成绩来取代。(2)课程的认定,若不同教学目的模块下有相同课程,则可按照一定的比重换算关系来认定模块下单个课程成绩。欧洲国家由于博洛尼亚进程的关系,很多高校间模块的构建具有通用性,故而极大的简化了校际、国际学习交流过程中成绩互认的难题,相应的也促进了整个欧洲高校间学生的交流,培养出具有多种语言能力,不同国家背景,不同教育体系认可的国际化人才,增进了欧洲大陆一体化得进程。

5一点认识

通过对Campusnet软件的学习,对德国模块化课程教学管理有了一些个人的理解。首先是对于模块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模块不仅仅是课程的集合更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某种能力的知识的集合。模块化的思想不应局限在模块本身,而应该落实在模块所代表的能力的输出的层面,在模块的产生,设计和实施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能力的输出;另一方面是模块化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实实在在的课程,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模块能力输出的效果,这一点对于我国的高校教师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教师大部分的来源从高校到高校,而德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FH,对于授课教师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需要博士学位和至少五年以上的企业工厂的实践经验,而事实上的德国FH的教授大都有超过10年的实践经验,因此加大对每个任课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促进他们成长为能够很好的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的好老师才是最终实现模块化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其次,Campusnet在整个教学管理的基本过程中始终体现的知识提供的思想让人印象深刻。不论是课程的提供,模块的提供,还是领域的提供都给让高校扮演着知识供给者的角色,时刻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充满热情的主动追求自己需要的知识。反观国内现有的大部分的教学管理的软件,始终将学校定位于一个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将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一个既定的框框内,学生处于被强迫学习的境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因而厌学,自暴自弃的现象时有发生。真心的希望我国高校的管理者能够开始从知识的规定者到知识提供者角色的转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能够主动学习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霄红.“波洛尼亚进程”对德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J].大众科技报,2006.

[2]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01).

[3]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基金項目:武汉商学院课题《应用型本科学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G022。

作者简介:张娜依(1976—),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商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信息系统。

上一篇: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与工程项目施工降本增效 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