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世界文化遗迹间

时间:2022-10-11 12:54:33

奔跑在世界文化遗迹间

长城,古代中国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而长城脚下的十三陵水库是比邻北京城区最近的饮用水源,环湖步道风光明媚,空气清新。水库大坝建在蟒山,汉包山之间,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如此壮观的步道,在The North Face团队细心的规划下,成为这次10公里跑的赛道。

比赛在大风中进行,这大概是今年北京短暂春天中风力最为“壮观”的一天,请允许我如此不恰当的形容,因为十三陵水库竟然被吹出了拍岸的波浪,至少六级的风力让在场所有人享受了一把正儿八经的北京之春。上午四时天还没亮,许多100公里参赛者就开始暖身,蓄势待发。五点多阳光微亮,鸣枪后100公里精英起跑。九点到,上千位参加10公里和40公里跑的选手在鸣枪后同时起跑,画面壮观,有大人也有小孩,沿途高低起伏,却也景观宜人。

有时候比赛只是一种自我肯定的过程,可以不在意名次,但是更注重过程:有时候高手的存在只是给自己一个标准,让自己知道未来还有多少路要走。本次比赛除了TheNorth Face特邀的世界顶尖级耐力跑选手以外,更是有数千名普通的跑步爱好者报名参与各级别的比赛。每个人都可以与高手们同场竞技,一起对各自的极限发起冲击,相同的是对奔跑的热爱!

风中的“跑”者

曾几何时,中学操场上三公里的跑圈惩罚是所有人的噩梦,好吃懒做的我们连800米都要跑个气喘吁吁。“跑”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终于有一天,当自己也站在10公里起跑线上的时候,平淡的感觉犹如《阿甘正传》里男主角脱开助步器的那种自然洒脱,当然,自己缺乏了那么些明星气。继去年的“北马”后,本次The North Face 100我再次报名了10公里组,当然,报名的初衷依然是证明自己工作后并无更多的肢体退化。另外,给我动力的依然是那些参加百公里的人们。The North Face 1OO的成功之一就在于你看到了媲美“北马”的壮观场面,据说有近3000人报名了10公里的比赛,于是,便和天安门前的起跑一样,欢呼声响成一片,甚至盖过了怪叫着的大风。人多的好处就是,你的前后左右永远都簇拥着不同的奔跑者大家一道经历10公里柏油路的洗礼,还有风,阳光以及加油声。

奔跑是个可爱的事情,10公里让你忘却烦恼、40公里让你超越自我,而100公里也许能让你真正的“超脱”,当然那是在你“虚脱”之后,虽然辛苦,但在这并不多见的机会里,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于个人于社会都是健康和值得提倡的事情,这里不分民族,也不分肤色,你会看见更多的外国面孔和稀奇古怪的群体,我们的台湾作者宋德威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也许你这一辈子都去不了台湾转圈,但跑却能把所有的人联系到一起,这是友情的纽带。

最终,我已超过“北马”三分钟的成绩(52分钟)完成了比赛,这个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虽然在领完比赛T恤的时候排得挺靠后,但能坚持下来我依然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边跑边拍的勤快人

体验者:本刊特约作者宋德威

来自台湾高雄的我,在2004年5月30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越野赛,竟与队友就参加了“动感亚洲自我越野挑战赛”的行列,一口气报名68公里组,边跑步边采访是我向来的特色,希望能将最真实的一面与好友分享。

在参加许多越野赛事之后,2009年4月更大胆地飞到北京,在长城之间奔跑,在《户外探险》杂志同僚的细心介绍及安排下飞抵北京并且一同报名The North Face 100耐力跑挑战赛的10公里组比赛。我按照惯例带着摄影器材,跟着大伙往前冲,当然不忘一惯作风,边跑边拍!慢跑在山坡上,看着壮丽的十三陵水库,迎面的风终于再度吹起,画面已拍摄足够,这时鼓起了勇气,屏除杂念,开始专注着冲刺前的准备。经过一番与呼吸对决的刺激奔跑后,我花了1小时22分平安地跑回终点,才一过终点线,大群学生就为我欢呼,只见每个人都竖着大拇指,笑着对我说您真牛呀,带着这么多摄影器材。虽然短短的10公里赛事,但也是一项个人的挑战,一路上也拍了许多动感的画面。

边跑边拍其实不难,但也是有技巧的,背袋防震要高。拍摄反应要快及灵敏度要高,否则一个疏忽就失去好的画面,所以个人在平时训练就要习惯,熟悉装备操作也很重要。当然,为了报道跑跑拍拍,也会有些辛苦,背着十来斤的拍摄器械跑完了10公里比赛,甚至在某些路段为了某个镜头自己还要来回跑几趟,作为记者,说不定我应该是这次参赛选手中最勤快的人了吧?

上一篇:夏日,清爽的聚集 下一篇:硕果仅存的山东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