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和分析方法

时间:2022-10-11 12:49:07

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和分析方法

【摘要】小檗碱是存在于毛茛科、小檗科、栗科等植物中的季铵生物碱,是含有中药黄柏、黄连等复方制剂的重要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癌以及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对于小檗碱的分析除了应用最为广泛的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外,薄层扫描、UPLC、红外光谱法和色谱联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小檗碱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檗碱;药理作用;分析

小檗碱又称为黄连素,存在于小檗科、毛茛科、罂粟科、鼠李科、防己科等6科中,属于异奎啉类生物碱,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和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其抗肿瘤活性、调节脂肪酸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大大扩展了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具有开发潜力的先导化合物[1]。笔者通过对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和分析方法进行回顾分析,为其结构优化和探索新的临床应用提供线索。

1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1小檗碱抗菌、抗病毒作用小檗碱常用于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研究显示小檗碱对于革兰氏阴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亦对MRSA黏附、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抗MRSA最小抑菌浓度。据研究小檗碱对结核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100μg/ml小檗碱作用于结核杆24小时能杀灭几乎所有的结核菌,30μg/ml小檗碱能抑制早期结核杆菌生长,提示小檗碱也有抗结核研究价值。通过联合小檗碱和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较好地根除幽门螺杆菌。此外,小檗碱还有较强的体外抑制HIV-1重组逆转录酶活性,也有综述提到小檗碱能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病毒DNA复制前发挥作用,阻止人巨细胞病毒的复制[2]。

1.2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近年来小檗碱影响代谢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其降血脂作用机制可能为①增加c-Jun氨基末端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启动子转录;②激活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③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来减少脂肪细胞分化[3]。小檗碱降低血糖的机制为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帮助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异生等。小檗碱直接影响心脏作用体现在稳定心肌电活动、延长APD和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其正性肌力作用能改善心离衰竭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肌能量代谢,而增强乙酰胆碱作用可以抗心律失常,与谷维素的联用可以纠正患者焦虑情绪。

1.3小檗碱抗肿瘤活性 小檗碱的细胞毒作用在体外试验中显示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如结肠癌、鼻咽癌等,有学者研究指出小檗碱可能通过阻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HUVEC)周期(G0-G1),同时诱导HUVEC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起到抗肿瘤作用,也有学者推断小檗碱诱导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成熟的机制可能是调控有关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减少DNA合成、转录,延长细胞的倍增时间[4]。

1.4小檗碱对消化系统影响 小檗碱能增加胆汁形成,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也能降低霍乱毒素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其促进内缘性的NO释放、改善肠道微循环是其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2小檗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1紫外分光光度法由于小檗碱属于异喹啉生物碱,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运用十分广泛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刘婷等人通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黄连叶片中小檗碱提取工艺,发现黄连叶中生物碱含量较高,超过很多小檗属植物根和茎[5]。

2.2 薄层扫描法分为单波长扫描法、双波长扫描法、荧光扫描法,姚志凌等建立连茜冲剂检测盐酸小檗碱含量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展开剂为正丁醇-乙酸-水(7:1:2),含量测定准确、重复性好[6]。

2.3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效率高、定量准确,目前已成为多数实验室常用分析手段。李敬龙等对文献报道的黄连和小檗碱HPLC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发现正相流动相一般选用乙酸、甲酸、乙酯、无水乙醇混合液,而反向色谱法多采用甲醇、乙腈、磷酸盐不同比例混合液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选用254nm和346nm。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是传统HPL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色谱分析方法,其调料为粒径低于2μm的颗粒,柱效更高,灵敏度更强,分离速度也有所提升,徐福平等就建立了UPLC黄柏知母药3种主要成分检测方法,能在8分钟内完成小檗碱、芒果苷、新芒果苷分离,分离效果大幅提升[7]。

2.4其他分析方法物质选择性吸收红外光区电磁辐射是红外光谱法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定量的基础。不同基团产生振动有差异,光谱结果也就有多差别,有学者提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测定中药指标成分含量。色谱连用技术是将高分离效率的HPLC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方法联用,实现复杂组分在线分析,也可对结构式进行确证。周慧等将HPLC与电喷雾质谱技术联用,系统分析黄柏、大黄、赤芍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情况,为探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7]。

综上所述,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癌以及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等,现代分析手段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薄层扫描、UPLC、红外光谱法、色谱联用技术使得小檗碱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更多药理作用会被发现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迪,范明松,李志雄,等.小檗碱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62.

[2]孙德好,王彦,卞俊.小檗碱的抗病原生物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5):340-342.

[3]周吉银,周世文.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7,23(3):201-204.

[4]郝乘仪,李妍,张秀荣.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5):295-297.

[5]刘婷,梁宗锁,丁美海.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6):144.

[6]姚志凌,李明辉.薄层扫描法测定连茜冲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医学报,2010,25(5):930.

[7]丁南南,童珊珊,丁丽霞,等.小檗碱的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7):1296-1300.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下一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