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日志中绽放的绘画智慧

时间:2022-10-11 12:35:06

运动日志中绽放的绘画智慧

一个学年悄然而过,着手整理孩子们的物品,来到运动主题墙前,不禁放慢了脚步,开始驻足,细细品味着孩子们一幅幅绘画式的运动日志。感叹线条画的魔力,在日志中孩子们运用线条这一绘画语言诠释着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线条也成了一种神奇的符号,他们任由孩子支配,随着孩子的心意时而跳跃时而文静。“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线条正好能作为这样一种媒介,成为深奥的孩子绘画语言,是绘画的基础之一。在整个绘画运动日志的过程中,我结合、渗透了日常美术教学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学分成三个环节:

一、认识线――通过“看”“摸”的方式感受线条的美,培养观察力

场景一:在教学活动《运动中周边的线条》中,我问孩子们哪些东西上有线条?孩子们踊跃发言。随后我请孩子们来找找图片中物体上的线条,头发、毛线、蜘蛛网等,还有依附于物体上的线条如:门窗边沿、建筑物的边沿等。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着每一张图片上的物体,寻找其中的线条。再请孩子去室外找找你所看见的东西都是由什么线条组成的。

场景二:《会跳舞的运动弹簧人》教学活动伊始,我没有急着请孩子们动笔,只是请孩子们认识铅丝和弹簧。先从外貌上对比两样东西有什么不同?然后请孩子来摸一摸铅丝和弹簧,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孩子说:“铅丝是细细的、长长的,摸着滑滑的”“弹簧是粗粗的、卷卷的,摸着硬硬的”。

俗话说:“儿童智慧的火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真切的触碰、揉捏,即有形有色的直接体验形成的感受对于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表现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帮助作用。孩子通过眼睛“看”,手“摸”,感知各种线条的特征,从而能把这种体验迁移进线条的绘画中。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让孩子拥有一双会发现线条的眼睛。

二、体会线――增强绘画自信心,提高表现美的能力

场景三:《开汽车》教学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动笔绘画。孩子们兴奋地下笔,长线、短线、转弯的线、乱七八糟的线,跃然纸上。在赞赏孩子表现的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大作”进行想象和客观揭示,提示这些线譬如可以构成运动中的草地、树、人物、器械等事物,让他们在“涂鸦”中思维更活跃,手更灵活。

保罗・克里说过:“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可见线条是富有情感的。当绘画运动日志时回忆起刚刚的情形,孩子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就让他们的情绪赋予到线条上来表现运动的情景。我在教孩子画线条时,给各种线条取了好听的带有感彩的名字,如:自由轻松的线慢慢散步;一点一点的线像雨滴;一高一低的线像波浪;飞快跳舞的是螺旋线等。这样,孩子能迅速记住每种线的特征,自己什么样的体验就画出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示。那样画面会变得充实,不会再是寥寥几个线条孤零零留在那里。

三、运用线――尝试运用多种造型的线条精心绘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场景四:每一次孩子记录日志,都告诉我今天想画自己玩圈的样子或是小伙伴玩圈的样子。这就涉及人物的绘画,有了画圆的基础,我请孩子用两个圆来组合,表现人物的身体。孩子创造性地将两个圆组合在一起,有的是上下组合,表现站着玩圈的小人;有的是左右组合,表现趴在地上玩圈的样子。添上表情后,即刻给两个圆赋予了生命感。手和脚,孩子简单运用到了折线,或是手举着圈,或是套着圈,具有动感。而最能施展孩子创造能力的地方是小人的头发,男孩子普遍给小人理了个“板寸头”(小短线,密密竖在头顶),有的女孩子给小人烫了个波浪卷(一条条波浪线蜿蜒而下),有的小人简单扎了个马尾(两道弧线结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孩子还创造出三角形的身体,两个细线条腿,两个线条胳膊,然后添画出衣服花纹。接着,为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我建议大家把五官变变样子。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他们把嘴巴变成了花的形状,眼睛、鼻子、耳朵更是出现了各种形状。以这种非常态的形式,去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我的收效是可观的。

线与线能够随意组合创造出心中的事物,孩子是有创造线条组合潜能的,这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的,只是缺少发掘,教育的作用就是拘延肱嘌。许多孩子总是说自己不会画,实际上是由于心理障碍而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我们只要在练习时设置坡度,循序渐进,就能够让孩子创造性地运用线条,绘画出精彩的运动日志。

儿童绘画好比是一扇窗,打开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好比是一道光,照亮了孩子智慧的萌发之路;好比是一个个音符,表达了孩子的情感。线条绘画是孩子绘画活动中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在随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需要我们老师不懈探索,根据孩子的表现,从而加以改进,使之形成一套更实用的美术教学方法,为孩子以后的绘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巧妙运用打击乐器辅助低段音乐教学 下一篇:如何上好习作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