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例医院感染因素及细菌学分析

时间:2022-10-11 12:14:37

454例医院感染因素及细菌学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细菌类别,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6892例进行筛查,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9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4例,医院感染率为6.6%。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218例,感染率为48.0%;皮肤软组织感染109例,感染率为24.0%;泌尿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5.5%;胃肠道感染22例,感染4.8%;其他感染80例,感染率为17.6%。按菌株数排名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MRSA。结论 加大培训力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细菌学特点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NI)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1~3]。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笔者对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689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1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6892例进行筛查,其中男4792例,女2100例,年龄5~83岁,平均56.6岁。根据医院感染标准进行筛查,最后经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有454例,其中男254例,女200例,年龄15~83岁,平均58.3岁。医院感染率为6.6%。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组医院感染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83岁。在454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住院时间<10 d 150例,占33.0%;10~30 d 175例,占38.5%;30~59 d 95例,占20.9%,60 d以上 34例,占7.5%。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218例,感染率48.0%;皮肤软组织感染109例,感染率24.0%;泌尿道感染25例,感染率5.5%;胃肠道感染22例,感染率4.8%;其他感染80例,感染率17.6%。

2.2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见表1。

计454100

2.3 454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致病菌400株,培养出的细菌仍以G-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杆菌100株,占25.0%;肺炎克雷伯菌94株,占23.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88例,占22.0%;铜绿假单胞菌58例,占14.5%;MRSA 30例,占7.5%;其他30例,占7.5%。按菌株数排名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MRSA。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以及科室相关,这与不良操作等因素有关。加强病房的空气通风,控制探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4]。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应用有关。抗生素滥用,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越来越多见,也是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防范的重要措施,在保护患者正常菌群抗定植能力,降低感染发病率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应加强防治内源性感染的其他措施,增强易感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保护其各部位抵抗外来菌定植能力,降低细菌耐药率的发生。加强对危重患者及其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治疗严重基础疾病,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机体抵抗力,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1] 张亚莉,汪能平.医院感染的病原学[J].现代医院,2004,(2):15-19.

[2] 高晓凤,张文秋,陈桂芝,等.2000~2007年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26(22):199-202.

[3] 郭美姿,杜昌兰,刘燕,等.老年人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3):189-191.

[4] 陈珲,覃金爱,林瑶光,等.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157-159.

(收稿日期:2011-10-12)

上一篇:黑河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下一篇: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