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设计还要有点“爱”

时间:2022-10-10 10:57:17

北京地铁设计还要有点“爱”

近年来,北京在地铁规划、建设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今年北京将有地铁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大兴线和地铁15号线等5条新线路投入运营。随着这些新线路的开通,今年北京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00公里,到2015年将达到561公里。但随着地铁迅速的发展,地铁换乘不便、乘车拥挤以及地铁车厢内部和地铁车站的人性化设计不足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常年坐地铁上下班的笔者,这回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各位看官不妨瞅瞅,有哪些“缺爱”的设计也曾困扰过您。

提着行李进站难

目前,地铁车站的步行楼梯几乎没有坡道的设置。地铁站常有乘客携带大件行李乘坐地铁,而进出站的楼梯没有设置坡道,给乘客搬运行李带来很多不便。在笔者上下班坐地铁的必经之站――2号线北京火车站,此处电梯只有上楼方向,从北京火车站出站乘坐地铁的乘客只能走楼梯下去。从地上通往地铁站内的楼梯有50多级(我无聊数过一次),由于没有设置坡道,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只得放慢脚步,拎着旅行箱或拖货架下楼,步履绝对蹒跚。

如此场景,地铁站楼梯没有坡道的情况在各个车站普遍存在,在北京1号线和2号线的车站最为严重,因为上述车站的自动滚梯多是单向,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地铁运营公司乘客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有不少市民向地铁公司提出过开设坡道的建议,他们将在今后的地铁设施改造工作中予以考虑。

高峰乘车“方便”难

随着地铁客流量的成倍增长,笔者发现北京地铁车站内的厕所不足问题愈加明显,尤其是1号线,从天安门西站往东的车站都没有免费的公共厕所,仅设置了两个可移动的环保厕所,而且在笔者采访时,东单车站的1个移动厕所还在检修中。地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因为当年地铁在设计时,设计厕所上下水、排风换气等系统难度较大,所以原本就没有设计厕所。不过笔者认为,就算地铁站内后期加改厕所困难,也应在地铁车站出口附近补置,或标出就近的厕所位置以方便乘客。

地铁换乘有点难

在香港,地铁换乘站的设计就很讲究人性化,真正做到了“零”换乘,哪怕你再糊涂,错过一站、两站,还有第三站可换。每一处相交或重叠的换乘车站,不但名称相同,而且距离极短,近的只需走几步路,远的也不过几十米,乘自动扶梯上下一层即可。此外,无论是在旺角换乘过海的荃湾地铁线,还是在金钟站换乘去铜锣湾的柴湾线,都是下车对面就是你要换乘的另外一条线,而不是像咱们这样对面是本条线的反方向线路。

这种设计理念也体现在了北京的地铁4号线上。由于有了香港地铁经营理念的注入,4号线地铁与其他线路的换乘相比显得尤为方便。也可能因为两座城市情况各有不同,但北京其他地铁线路的换乘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如西直门车站,用网友的话来说:“地铁设计得很好,据说设计师参考了当年焦庄户地道的设计,在里边走,好似转遍了半个北京城……”即使经过改造后的换乘站,13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快走都得5分钟以上。不过目前西直门站正在修建一条2号线、4号线与13号线的地下换乘通道,该通道建成后将会缩短换乘距离,该工程预计年底完成,届时换乘问题可能有所减轻。

在地铁10号线与1号线换乘的国贸站。10号线车站无论是电梯还是楼梯,上行线有的在左侧,有的在右侧,似乎没有一定之规。特别是10号线和1号线换乘的途中,乘客更是必须靠左行走,让人感到不习惯。 另外,在1号线通往10号线巴沟方向的拱形通道内,人流被分为3股,去往1号线的人流贴着两侧墙壁前行,中间逆行的是从1号线来的乘客。遇到人流高峰时,双向人流混杂在一起,行走时要不断躲闪对面的乘客,不小心就会撞到对方的肩膀。地铁工作人员表示,换乘通道实际应为两条,但其中一条位置较偏,利用率不高,所以人流都集中在这条通道。由于这处换乘通道狭窄,设置隔离护栏会导致双向客流的活动空间变小,更加不利于大批乘客通行。为了避免紧急情况时客流大量滞留通道,所以没有设置隔离护栏。

当然,地铁工作人员也随时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来完善他们的工作。如在四惠站设立“缓冲柱”来引导乘客让开车门,顺序乘车;拆除5号线换乘1号线方向通道内的自动人行步道,以加大乘客流量;在未安装屏蔽门的车站,工作人员都准备了夹子和拖鞋,当乘客鞋子掉落在轨道内时能给予最贴心的服务。

内部设计:新车周到老式问题多

5号线、10号线、4号线等这些新近开通的列车,都采用了车厢防滑橡胶地面、流线形座椅,划分出残疾人专用区域或是残疾人专用车门等,无一不让乘客感到人文关怀。

但相比之下,最早诞生的1号线却还大量用着老式的风扇车,在今年夏季这样的酷暑乘坐1号线,绝对能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地铁1号线尚有186辆1999年投入使用的非空调车,为了改善乘车条件,北京地铁公司计划对这部分车进行改造,变风扇车为空调列车,预计将在3年内改造完成。

地铁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个象征。一座令人充满向往的大都市,不仅仅是高楼林立,更关键的在于城市的“人性化”。由于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地铁这种交通工具作为自己的出行方式,这就需要北京地铁在人性化服务上更加努力,让北京的老百姓满意。北京地铁仍需加油。

上一篇:地铁 让生活更美好 下一篇:涮肉馆.水果店.杂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