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水产品,走向“深蓝”

时间:2022-10-10 10:29:05

福建海水产品,走向“深蓝”

福建省海岸线曲线长度达3752公里,海岸线曲折率为1∶7.01,居全国首位,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约300万亩,浅海面积630万亩。自“十一五”以来,作为“蓝色经济带”之一的福建省,在海水养殖业中海水产品总产量已超过六成,这对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水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对海水产品的需求增多,福建省居民生活消费价格统计资料表明,自“十一五”以来,海水产品价格总体向上,上涨幅度在主要食品中居前。

价格总体向上。2005~2011年6年间,海水鱼市场价格逐年上涨,累计上涨76.1%,年均上涨9.9%;虾蟹类除2007年、2008年价格分别略降0.1%、0.3%外,其余年份均上涨,累计上涨24.3%,年均上涨3.7%;其他海水产品市场价格逐年上涨,累计上涨45.4%,年均上涨6.4%。2012年前10个月,海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海水鱼、虾蟹类、其他海水产品市场价格累计比2011年同期分别上涨9.3%、3.8%、9.4%。

价格涨幅高于居民消费价格。2005~2011年6年间,海水鱼、虾蟹类、其他海水产品市场价格分别累计上涨76.1%、24.3%和45.4%,分别比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出58.4个百分点、6.6个百分点和27.7个百分点。海水鱼价格累计涨幅居粮食、肉禽及制品、蛋、菜等主要食品中首位,比食品类累计涨幅高出22.2个百分点。2012年前10月,海水鱼、虾蟹类、其他海水产品市场价格累计比2011年同期分别上涨9.3%、3.8%、9.4%,均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高出6.8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其中,海水鱼、其他海水产品市场价格累计涨幅在粮食、肉禽及制品、蛋、菜等主要食品中均仅次于菜类,分别比食品类涨幅高出4.5个百分点、4.6个百分点。

海水产品养殖产量与市场价格变动呈高度正相关

从2005年至2011年的6年间及2012年前9个月全省水产品价格和海水产品产量指数走势看,水产品价格和主要海水产品海水鱼的价格指数均高于海水产品产量指数,涨幅总趋势均呈上升态势,海水产品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指数均呈上升态势。

2009年因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水产品市场价格涨幅出现较大回落,从2011年的8.8%回落至3.1%,海水鱼从2011年的7.1%回落至0.8%。相应地,海水产品产量与海水养殖产量增幅也出现回落,分别比2011年回落2.1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2009年底起,全国市场进入新一轮价格持续上涨周期,水产品特别是海水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态势,例如2010年和2011年水产品价格涨幅分别达8.6%和10.3%,海水鱼价格涨幅分别高达20.0%和21.6%;2011年9月后各级政府多项控价措施作用凸显,2012年海水产品价格涨幅出现较大回落,但仍然高于2009年水平。2012年前9个月,海水产品产量同比上涨4.4%,海水养殖产量同比上涨6.3%,均为2006年以来最高增长水平。由此看来,2006~2011年和2012年前9个月7个时期的海水养殖产品产量指数与水产品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7,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上一篇:探秘北京外资布局 下一篇:梳理到位告别纷飞小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