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电窘境

时间:2022-10-10 10:27:45

秸秆发电窘境

被政策寄予热望的秸秆发电项目,在市场中的前景并不明朗

2009年末,河北省晋州秸秆发电厂(下称晋州电厂)接到了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电监会联合发出的通知。国家准备对秸秆发电企业继续给予每度0.10元的上网电价补贴。尽管如此,这家电厂的负责人仍表示担忧,“我们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不是政府第一次关照秸秆发电项目,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一位资深卖方分析师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国农村秸秆资源数量巨大,但要大规模地应用于发电,仍然有诸多难题需要克服。

政策热望

焚烧秸秆容易引起火灾,丢弃的秸秆变质腐烂后会形成沼气,因此,如何处理秸秆一直是一个难题。

戴着减少污染与惠农的光环,秸秆发电一出生就备受政策呵护。

在丹麦等国家,人们将秸秆送入特制的锅炉燃烧,燃烧后所产生的能量可以发电与供热。燃烧两吨秸秆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了一吨标准煤,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却远少于一吨标准煤。

因此,国际上一般认为,合理利用秸秆不但能够减少秸秆废弃所造成的危害,还可以发电、供热,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CDM主管王卫权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电厂向农民收购秸秆,也有利于农民获得稳定的增收。”

从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起,到2008年给予农作物秸秆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再到刚刚上调的上网电价,国家针对秸秆发电项目的各种扶持与优惠政策层出不穷。

在秸秆发电项目的核准上,国家发改委近年也加大了支持的力度。目前,中国已有近30个秸秆发电项目建成投产,而在建项目与待建项目的数字都远超于此。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曾多次表示,希望在河北、江苏等省份再推广一批秸秆发电项目。

然而,秸秆发电项目这个政策的宠儿却在资本市场中受到冷遇。河北晋州发电厂、江苏如东发电厂等早期的示范项目投产后,一直面临亏损的难题。投资方叫苦不迭。国家发改委的 “大规模推广”计划,也暂时停滞。

惠农难题

谈及秸秆发电的困境,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的看法基本一致:“根本问题出在原料上。”

在晋州秸秆电厂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时,投资方调查显示的秸秆收购价为每吨100-150元。

“目前秸秆的收购价大约为每吨220-230元左右。”晋州电厂办公室主任袁拥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加上运输、装卸、存储、破碎等中间环节,秸秆的进炉价一般都要超过每吨350元。

收购价的高昂出乎意料,却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秸秆虽是低价回收物,但是把废弃田间的秸秆收割装车并运送至电厂,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们按月与经纪人结算秸秆的数量和价格,他们再去与农户结算,”袁拥军解释。高昂的收购价出自经纪人的厘定。“电厂造起来了,没有原料就要停工,一停工损失就很大,供应秸秆的人瞅准了这一点就抬高收购价格。”言及此,河北建投生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国刚面露无奈。

作为秸秆供应者的农民,在高收购价中却获益甚薄。江苏一家秸秆发电厂附近的农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经纪人从他们手中收购秸秆的价格是“7分钱一斤”,并且“要自己割下来收好”。据此测算,经纪人支付给农户的收购价格为每吨140元,与电厂的收购价每吨相差80至90元。对于农户而言,“收割机的电费、油费”以及“不得不停下农活去收割、捆扎”,每吨140元的收购价“感觉根本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分析师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由于一些地区秸秆发电厂之间的距离过近,秸秆原料供应不足,秸秆发电厂开始掺烧煤炭。

“检查的人来了就烧秸秆,检查的人走了就烧煤,用烧煤的成本拿烧秸秆的补贴,自然是可以盈利的。”上述分析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此外,一些原本就以秸秆与煤炭混燃发电的厂家,则私下提高掺烧煤炭的比例,“核准时申报的是30%用煤,其实可能60%都在烧煤。”

除了价格因素,秸秆本身的季节性也为电厂带来困扰。农作物成熟后才有秸秆可收,在农作物的生长期,电厂就会面临原料不足的问题。储存原料只能缓解这一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 “秸秆是易燃物,大规模存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秸秆储存时间过长会腐败变质,导致热值大幅度下降。”王卫权解释。

“刚刚的电价优惠政策,会带来利好。”一位分析师表示,但秸秆发电的未来,仍然让人担忧。

上一篇:石油战略储备扩容 下一篇:李子豪的矿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