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0 10:01: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0例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愈45例,显效12例,无效3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 中西医结合 60例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88-01

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由于膝关节受到打击、碰撞、扭伤或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滑膜非感性炎症反应[1]。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关节腔内有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如未及时有效治疗,易形成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慢性滑膜炎。为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0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2d,最长1周;右膝36例左膝24例,均为单膝损伤。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皮温正常或略高,屈伸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定符合标准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跛行,膝关节肿胀;关节穿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X线片示骨质未见异常;所有病例风湿3项检查均正常,血沉可略增高,并排除其它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RA)阳性等关节疾病。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有明确的膝部外伤史;③X 线检查未见膝关节骨折,脱位;MRI未见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④病程在1周之内;⑤皮肤没有破损及无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病史;⑥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关节腔内穿刺抽液。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选择髌骨内缘或外缘关节间隙做为穿刺点。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再使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带12号针头穿刺入患膝关节腔,抽吸关节腔内积液、积血。抽吸干净后,针眼用无菌敷料固定。反复积液者,每周行穿刺抽液。

2.2 中药外敷。药物组成:侧柏叶、黄柏、大黄、薄荷、泽兰为主,另加乳香、没药、川芎、当归、儿茶、木瓜、土鳖虫、三七、细辛等,碎成粉末状,混匀,用蜜糖煮热调成糊状。用法:按膝关节面积的大小,取适量药物,均匀平摊在棉垫上,药的厚度以3~ 5 mm为宜,将药物敷于患膝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每天换药1 次,7日为1个疗程。

2.3 中药内服。药物组成:赤芍药、白芍药、牛膝、丹参、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鸡血藤、泽兰各9g,川续断、生地黄各12g,香附、陈皮、甘草各6g。气滞血瘀加桂枝、红花;肝肾不足者加当归、杜仲;风寒湿重、经脉拘挛加桂枝、木瓜、羌活。水煎服,每日1剂,7日1个疗程。

2.4 关节固定制动。用石膏托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15。位2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禁止负重。在固定期间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还可直腿抬高患肢,在空中停留等功能练习。

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膝关节疼痛消失,肿胀完全消退,浮骸试验阴性,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膝部压痛消失,酸胀无力感消失。显效:膝关节关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浮骸试验阴性,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关节酸胀无力感基本消除,但活动过度时膝关节仍有肿胀。有效: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浮骸试验阳性,关节功能略有改善。无效:所有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4 结果 

经治疗4周后,治愈45例占75%,显效12例占20%,有效3例占5%,无效0例。显效率95%。

5 讨论

5.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属筋伤范畴。膝关节急性外伤,使得局部血不循经,溢于关节腔内,脉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则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血证论 》曰:“跌打未破皮者,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皆瘀血停滞故也”。故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脉络。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膝关节外伤如打击、碰撞、扭伤等引起。滑膜血管在创伤后扩张充血,产生大量渗出液、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外渗。当滑液渗出与吸收速度失调时,导致关节腔积液为主要病理表现。若滑膜血管破裂,则大量血液渗出,关节内积液积血,可增加关节内压力,更影响滑膜组织的正常代谢[3]。

5.2 膝关节腔穿刺抽液的作用。能够迅速降低膝关节内张力,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且积血、积液可增加关节内压力,阻碍淋巴、血液循环。由于关节内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可使碱性关节液变成酸性。如不及时清除积液或积血,则关节滑膜在长期慢性刺激和炎性反应下逐渐增厚、纤维化,并引起关节粘连,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5.3 外敷中药的作用。外敷方中侧柏叶、黄柏凉血止血、清热燥湿;大黄行气化积;薄荷疏风热、透疹;泽兰活血破癖,通经利水;乳香、没药、川芍行气止痛;当归、儿茶活血生肌;木瓜、土鳌虫通络除湿,活利关节;三七止血活血,祛瘀消肿;姜黄、细辛温经散寒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化湿消肿之效。

5.4 内服中药的作用。内服方中,赤芍药、白芍药、牛膝、丹参、川续断、桃仁、红花、香附、陈皮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桂枝、木瓜、羌活、泽兰祛风除湿散寒,利水消肿;生地黄、杜仲补肝肾,壮筋骨;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祛瘀热。上药相伍,使气血通畅,寒湿除,肿痛消,肝肾双补,从而使症状减轻或消除。

5.5 关节制动的作用。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膝关节固定制动是一重要环节。膝关节在功能位固定,使得局部组织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组织修复及瘀血、渗出液的吸收。固定期间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不仅有利于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达到尽快消除瘀血肿胀、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还能防止肌肉萎缩。膝关节在没有足够肌力保护下活动,极易引起再损伤和滑膜渗出,造成:损伤~滑膜渗出~休息~股四头肌萎缩~再损伤的恶性循环。参考文献

[1] 施杞.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8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7

[3] 张希彬,张世明.中国骨伤科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584-704

[4] 金思东.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积液65例[J].河北中医,2002,24(2):119

上一篇: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的... 下一篇:中药熏洗治疗下肢骨折并骨外露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