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学式化学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10 09:35:35

对导学式化学教学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95-

2012年9月,我们在高一年级进行了导学式教学,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化学导学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陶行之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导学式”教学模式就切合这种精神。

导学式课堂教学,即所谓“学案导学”是指在着眼于学生阅读“学案”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导学学案的编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生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否则会让学生产生认知瓶颈而止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创设能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达到最好的发展。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应符合以下原则:

1.探索性原则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启发性原则 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灵活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梯度化原则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5.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的基本程序

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流程框架如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三、“导学案” 实施

1.课前 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学生在阅读“导学案”以后,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知晓学习的重点、学习的主要方法。同时通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导学案”要引导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导学案”的问题引导顺序,自行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整理,提出质疑,便于与同学、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2.课中 小组讨论,精彩展示,小结评价,反思提高

课堂上,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展示预习的成果。对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代表阐述”“小组辩论”等形式交流讨论。在“议”中让学生分享经验、碰撞问题、聚焦疑点,达到重点导学案。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议”而建构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点拨、追问、启发、质疑、评价等形式,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达标。教师要做到使用“导学案”而不囿于“导学案”。

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但需要一个系统地巩固和强化,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的规律性的归纳,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每节课最后由学生或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进行重点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以加深印象。

3.课中 创设实验,连接学生认知“断点”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做中学实验既是手段又是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往往异化成知识灌输的点缀或附庸。有些教师认为展开实验是耗时、低效的行为,许多是将实验改成视频展示,或是将成型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完全按教师自己设定的流程操作,肤浅地体验实验现象,甚至完全摒弃实验。表面上看,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而“高效课堂”的背后值得反思:1)是否让学生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 2)是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是否让学生感受实验过程的魅力? 4)是否符合教育规律?等等。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和灵活地利用书本已有的实验,对教材中呈现不完整或当学生出现认知困难时,甚至可创设新的实验,以完善学生认知或连接学生认知的“断点”。例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证明苯酚显弱酸性实验时,通过向澄清苯酚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出现浑浊现象,证明苯酚酸性弱于碳酸。仅仅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还是无法明白为什么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理解上出现了“断点”。在此处可以增设一些实验:向含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逐渐变澄清,整个过程无气体产生。这样,学生的疑惑就会瞬间得到解除,为此,学生对结论也没有丝毫的怀疑,掌握知识的效果也比教师给出答案、学生只凭单纯记忆要好出数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如何通过科学实验来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导学案实施过程的评价方式

为了保证导学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合理的评价机制必不可少。可以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但是课堂检测必不可少,它要体现测学的效率,1、题型要多样化,题量适中,以6分钟左右完成的题量为宜;2、回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每一个探究点后面尽量跟上相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还应适当增加选做题。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3、注重及时反馈矫正。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五、课后巩固深化阶段

1.小结

在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讲解、解决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全面地把握教材。

2.能力内化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要把一些课堂上尝试过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掌握的能力,就必须付诸行动。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以收到实效。

六、训练案

为巩固所有知识,提升学生能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最好能单独编制训练案,而不是与预习案、探究案放在一起。内容全面,题型多样,本节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尽量全部涉及;难度适中,分层设计,难度略高于预习自测题与当堂检测题;题量适宜,以中等生一节课能完成作为标准。

教育的理念,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

上一篇:优化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模块化职业技能转化平台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