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出海”赚自己人的钱

时间:2022-10-10 09:27:41

房企“出海”多是瞅准了中国人投资海外房产的新一波投资需求,赚的还是自己人的钱,目前房企如何做足国际化“功课”是关键。

国内市场似乎不能填满房企的胃口了。继多家房企相继“出海”之后,新年正月,房产巨头万科也宣布正式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

而在3月初,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房地产公司执行官的话称,某中资财团正计划购买美国通用汽车大楼40%权益,现已进入深入谈判阶段。一旦交易完成,或将是中国投资者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一美国物业交易。

在房企涉外愈发汹涌的浪潮下,有业内人士直言,房企“出海”多是瞅准了国内投资海外房产的新一波投资需求,赚的还是自己人的钱。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何与国际市场平稳接轨,才是涉外房企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房企海外投资规模大增

2月22日,万科在其集团网站上消息称:“万科集团美国拓展小组与美国铁狮门集团高层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3日下午,共同签署关于在美国旧金山市中心开发高层住宅项目富升街201号项目的合作协议。”这也是继与新世界合作拿下香港荃湾地块后,万科开拓国际市场的第二站。另据瑞士信贷相关报告中描述,万科有意更多持有上述项目股权或达70%,而铁狮门将保留该项目30%的股权。

美国项目签约后仅10天,2月底市场上又传出消息,万科拟在悉尼竞拍土地。

距去年6月万科总裁郁亮首次透露欲成立海外事业部仅仅8个月,万科的海外拓展计划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事实上,伴随着一些房企海外布局的逐渐落实,众多一线房企的海外扩张路线已渐近明晰。

近年来在国内鲜有涉足住宅的万通,算是最早涉外的房企之一。早在多年前万通控股就参与了纽约世贸大厦重建,并于2010年租下世贸中心1号楼部分物业。

资产迅速扩张的万达也明确表露了其全球化的野心。继去年5月万达支付逾30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美国AMC后,去年6月,万达和泛海控股又与俄罗斯北高加索度假村签署了一份总投资近30亿美元的意向协议书。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不久前透露,万达海外目光将集中锁定在欧美市场,未来10年将向美国投资100亿美元。此外,2013年万达还要完成1到2个项目的大型并购。

海外拓展发展最快的可谓是碧桂园集团,其投资的重心则在东南亚。据公开信息显示,碧桂园已在马来西亚取得了三个项目。碧桂园内部人士则透露,当前碧桂园还计划在马来西亚发展2个项目。

而绿地集团在韩国济州岛南部的“绿地健康城”一期也将于今年建成运营,预计4月将开始销售住宅部分。据悉,项目由绿地集团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建设。

此外,去年9月首创置业已与法国地方政府签订土地协议,将建设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并享受法国和欧盟特许优惠政策,据悉该项目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中坤集团一波三折的冰岛投资计划虽然尚未落定,但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近日向媒体表示,不会放弃冰岛项目,签约或等到5月份以后。

实际上,众多房企已将拓展海外市场看做是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来自中国海外投资联合会的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包括碧桂园、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万科、绿地、万通、中坤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确定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已达上百亿美元。

目标锁定国内人群

在这两年间,趋紧的调控政策已经明显分流了部分投资者赴海外置业,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黄良舁曾向记者表示。

在许多开发商看来,国际市场上日益庞大的中国投资人群,则是他们的潜在客户,而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国际置业需求,正在推动着他们的海外地产发展。

在郁亮看来,万科试水海外项目是看到了限购所带来的市场机会,限购措施使得一线城市的有钱人基本上失去了购房资格,这部分投资需求流向海外。因此万科启动了国际化策略。郁亮还公开表示,“中国人想去哪里,哪里的中国人最多,我们就去哪里。”

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也明确指出,绿地集团的国际化离不开中国消费者的支持。在启动投资济州岛的海外战略时,张玉良就强调,绿地的国际化理念要依托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和绿地的品牌基础,投资的酒店及旅游设施会成为中国游客在当地消费的首选。

一些伴随置业而生的国外优惠政策也成为开发商的宣传重点。

“30万,全家可获马来西亚居留权。”碧桂园发起的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购房计划书中,向中国内地客这样宣传道。据介绍,除了居留权外,相比国内的限购政策,马来西亚购房条件相当宽松。除在当地绝大多数客户可选择按揭贷款之外,买家还可享受降低首付比例等优惠。

据碧桂园海外市场营销部中国区经理饶尉介绍,碧桂园将在马来西亚投资近100亿。熟悉碧桂园的人士则预测,马来西亚项目或成为碧桂园新的利润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际机构也注意到了中国人国际化置业需求的提升。

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此前名为《毕马威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的报告就称,鉴于国内楼市调控从严、欧美房价连创新低、人民币近年来持续升值等原因,海外楼市资产越来越吸引中国投资者的目光。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国际买家在美国购买房产的总金额为825亿美元,其中中国买家占11%,约90亿美元,仅次于来自加拿大的购房者。而2009年,中国买家在国际买家中的比重还只有5%。

对此,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直言,中国房企“出海”不仅仅是战略布局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国内房企在销售渠道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高端客群到海外置业投资,从而这些房企也可以在这个细分市场上获得收益。

或许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所说,和2008年、2009年相比,现在的中国买家已经和过去不一样。“无论是出于何种投资目的,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商机。”

国际化“功课”应做足

在国内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黄金10年的快速发展后,持续调控以及市场相继瓜分可能触发的瓶颈期,使得一些房企开始在国外市场未雨绸缪。加之行业成熟度的日趋完善,中国房企确实有了海外布局的需要,而国外市场也存在着相应的需求。

有业内专家指出,房企国际化是未来的大趋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房企参与其中。

国内房企迈入千亿时代,未来需要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环境,而在国内市场的种种冲击之下,房企需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这就是国际化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中国房企相继赴海外拓展业务的现状来看,有拓展计划的都是国内龙头房企,投资规模也并不算大,更多的只是测试市场反应,且大多数都采取与当地发展商合作的模式,风险并不是太高。

对于今后势必会愈发出现规模庞大的房企国际化浪潮,张宏伟建议,房企应着重在开发模式与融资渠道两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中国房企基本为香港模式,各个环节只靠自己,而国外大量使用金融机构,分几个层面来融资,中国开发商可能不适应。”张宏伟表示,海外和中国在开发模式上就存在明显的不同,国内房企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突破。

他同时强调,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或融资渠道进行支撑,否则,难以抗拒国际市场风险。“去年5月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如果没有中国银行、中银国际、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的支持,万达也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收购的拳脚。”

实际上,房企海外布局还要面临着海外政局、当地法律、市场环境以及环保要求等国内不存在的复杂因素影响,这都需要国内房企做足相关功课。

此外,在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看来,虽然国内房企培育海外市场的积极尝试值得肯定,而一些房企也陆续进入收获期,但目前的出海仍仅限于试水阶段,短期盈利不会太可观。

上一篇:郊区购物中心的新机会 下一篇:调控细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