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0 09:23:20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新课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学”、“爱学”,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学习直至终身学习服务?这成为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激趣 直观形象 情境 游戏 儿歌 夸张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乐学”、“爱学”,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发展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直观形象,激发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中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知识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形象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借助直观形象进行教学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准备各种各样的单词图片、字母卡片、实物等,如在单词教学时,如果教授apple、pear等便于带进教室的实物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实物带进教室进行教学,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新鲜感,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起英语单词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句型教学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但学完新句型后,让学生牢固地记住该句型,并能在相应的情境中正确地使用却不太容易。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通过在相应的情境中练习对话,能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6AUnit 7 At 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设计过圣诞节互赠礼物这一情境,引出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营造圣诞的气氛,事先把教室布置成开圣诞晚会的样子,并且装饰了一棵上面挂满彩灯和礼物的圣诞树,把学生的座位排成马蹄形,课前,让学生欣赏英语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有过圣诞节的感受,在这种情境中开始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当然很开心。

3. 设计游戏,激发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模仿性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差。针对这些特点,要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地习得单词,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动作等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而一是死记硬背。教师可以把英语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趣味性、参与性、直观性和竞赛性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发自内在的学习要求和兴趣,使他们牢固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

4. 利用儿歌,激发兴趣

背儿歌是学生最喜欢、最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它琅琅上口,有趣易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记住一些不易记住的内容。如表示颜色的单词red、green、blue、white、black、brown、orange、grey等,按照常规的单词教学方法来教学,学生不容易掌握,而且各种颜色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blue是蓝色,画个太阳红彤彤 ,red 、red是红色,画片云彩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茵茵,green、green是绿色,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yellow是黄色,画串葡萄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画笔,black、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画了一个小黑熊,黑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妈咪。”有趣的儿歌使学生对蓝、红、白、绿、黄、黑等颜色,不管是色彩本身还是这些表示颜色的单词的发音都辨认得非常准确,而且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5. 运用夸张,激发兴趣

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本意思是:夸大,过甚其辞,指为了启发听者、读者、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表达的力度,用夸大的言辞、动作、情景等来形容事物。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刺激偏离它们的周围环境或偏离人的预期效果,会使人产生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这种能引起差异的刺激会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

当然,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除了以上几个方法之外,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去发掘的方法,如学唱英语歌曲等。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胆尝试,不断改革,尽可能多地用多种形式和途径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教育应是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

上一篇:如何让中学生在英语课堂积极进行口语表达 下一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