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策略探究

时间:2022-10-10 09:19:19

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策略探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方法:我院于2012年设立护理质量控制消毒隔离组,对我院的35个病区重点环节进行分析,圈定重点环节,并对工作重点进行监督管理,并检查其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对所选取的35个病区进行4次质量控制检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方法出现问题20例;针对病区个性化特点而实施消毒隔离工作中出现问题10例;消毒隔离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护理工作中,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2例。其中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方法问题是最主要实施病房内消毒隔离工作的原因。

结论:确定病房消毒工作的重点环节,并对重点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贯彻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关键词: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505-01

在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医院控制感染工作贯穿到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医院质量以及护理水平做好必要的监控工作,尤其是针对工作重点进行重点控制,实施落实各种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院防治感染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2012年我院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随机检查4次我院的35个病区的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并确定病区消毒隔离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按照相关学者研究设立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环节工作包括:①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重点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完善感染监控护理体系,落实分级管理以及岗位制度;②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环节工作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应该掌握护理人员消毒隔离规章制度;③护理人员实际的操作方法(重点环节工作的主要载体):做好手术操作器械以及用物的消毒工作,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手术操作流程实施手术治疗,同时注意管理好医疗垃圾、病区、换药室以及治疗室环境;④针对病区的个性特点而确定消毒隔离工作的重点(重点环节的关键因素):重点管理老年慢性病科、消化科、呼吸科、儿科、妇产科以及急诊科。⑤具有共性的关键性工作:针对突发事件准备应急预案。

2结果

对所选取的35个病区进行4次质量控制检查后,其中可以看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方法出现问题20例;针对病区个性化特点而实施消毒隔离工作中出现问题10例;消毒隔离制度掌握不完善3例;护理工作中,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2例。

3对策

3.1加强医护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给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当前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监控动态,使用相关医院感染监控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措施,规定具体护理人员考核的相关内容,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行为,增强患者对医院感染方面知识的了解,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完善并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护理部门以及质控小组应从医护人员、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生物检测以及消毒等方面,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标准,保证护理人员在相关制度的规范要求下从事活动,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考核以及量化评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完善消毒隔离工作[1]。

3.2强化消毒隔离质量控制执行环节管理。在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护理人员为其执行者。消毒隔离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消毒隔离的考核标准对患者实施定期检查,对其中方方面面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时,要求病区护士长必须在场,并进行当场评分,告知护士长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实施有效的措施及时改进[2]。同时重点对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工作内容进行检查,随机检查患者的病区环境、器械消毒等方面的情况。实施检查的目的在于实施教育、督导,不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提高消毒隔离自觉性。对于共存性问题,统一进行整改[3]。

管路的管理:分析病房中极易出现管路感染的因素。安置导尿管可对膀胱黏膜起到刺激作用,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黏膜受到损伤,导尿设置时,可能导致病原菌进入到膀胱中,而出现上行感染,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则感染机率越高。严格掌握实施导尿的适应症以及技术,选择的导尿管应粗细适中,减少留置时间,给予患者无菌操作,且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擦洗或冲洗,清除尿道中分泌物[4]。

医疗垃圾管理:由专人负责,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条例,在手术结束后,对一次性医疗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及回收。质控小组随机或定期对组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告知护士长。医院的垃圾可分为医疗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垃圾清理人员应做到每天垃圾,对于毁形的医疗器具,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单位进行集中式的回收以及处理。

3.3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监控网络。设立一个完善的感染管理护理指挥系统三级监控网络,一级管理人员为监测员,二级管理为部分护士长所组成的消毒隔离质控小组,三级管理为护理部。根据一二级得出的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规章制度。二级管理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根据消毒隔离考核的标准,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审查,分析质检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整改措施。给予监测员必要的培训,有利于监测员对质控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掌握质控标准,准确分析质控,主动管理护理工作。三级监控网络的建立,有效保证消毒隔离质控工作的完善以及落实贯彻。

3.4做好质量质控反馈。利用消毒隔离护理质量控制监测数据,掌握护理工作的动态,且质控小组在进行质检工作中,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科室,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告知科室。及时有效反馈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桂芬,杨捷.病房内消毒隔离重点环节护理质量管理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z2):195-196

[2]张霞,景秋玲,郑威伟.浅谈消毒供应中心重点环节的质量管理[J].光明中医,2009,52(11):558-559

[3]陈雯妮,杨艳芳.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全科护理,2013,64(11):557-558

[4]赵高云,贺胜梅.护理部、感染办联合考评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1,61(2):542-543

上一篇:护理管理要以人为本 下一篇:探析职业病危害及产生原因